tendersea wrote:
你得很多好的政策,這只能說是首都效應吧!
我也覺得你的想法很可笑
你自己也很清楚所謂的首都效應...單單這點我也覺得很可笑...
因為你所說的首都效應就可以當作免死金牌暢行無阻...
tendersea wrote:
再來你創新論,就更可笑啦!(就只針對你的言論)
別把台北當作全世界!建議多去其他國家看看,
看看你心目中的創新都市,也許只是人家100年後的追隨者罷了!
沒有什麼創新或是追隨,公共建設或是政策,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前面有說過,對其他國家來說,或許是追隨別人的腳步...
但是在國內首先嘗試的城市永遠都是台北
只是台灣很多城市似乎連追隨都不想...
這或許是你說的沒有什麼好追隨,還是只是用詞的不同,還是不願用追隨這樣的字句
預算的問題,上面很多有提到了...就不用去提那些沒法改變的是...
別那麼多人上台北或許就可以減輕這樣的問題...
首都效應..哈...首都效應反倒是非這城市的人發明出來的...好笑
dove wrote:
我也覺得你的想法很可...(恕刪)
TO dove:
你真的確定別的城市都沒有在創新嗎??
是你的台北價值觀,讓你覺得只有你身邊的事物才是有意義的?
還是你走不出台北,沒有到過別的地方?
所以你只能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面,
所就斷言沒有別的城市也在為進步而努力?
追隨???我真的覺得你用這個詞,讓我為了你的自大而可笑!
每個城市,不就是時間到了必須面對一樣的問題,做一樣的成長?
例如是交通、產業升級、或是觀光,這只有早和晚的差別,沒有追隨與否的論調?
如果你能謙虛的說,台北提供的很多很好的經驗,
讓其他城市面對一樣的處境時,能夠處理的更好!
這樣中性不卑不亢的言論,會讓人佩服!
而不是只是說一些沒有建設性,不敢正面回答問題,
被點到痛處,就說 "這就先不談了"的那些猖狂的言論!
大家是要討論,雖然提出意見時必定有所摩擦,
但能提出"有建設性的言論"客觀的去回應!
我想你真的該好好的去學習!
但是未來還是需要的..
不能否認這幾年高雄的進步...
台北是長期政府投資的結果...
污染高雄建設台北...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
近幾年來...台北花上再多的錢..也很難再有啥進展..
因為他就是盆地...
要出台北..得穿山越嶺...光交通建設可能就是要別的縣市的好幾倍...
我們只能慶幸...現在政府已經注意到高雄了..
以高雄為出發點..後方有肥沃的嘉南平原當作腹地...
有深水良港也有國際機場...
基本上任何條件都比台北更具優勢...
講難聽一點..現在在台北要找個地方蓋體育館....大概只能填淡水河吧...淡水河填一填..隔年又不知道要淹哪邊
我是離島居民...在台北我享受捷運帶來的便利..
在高雄..我享受寬廣道路帶給我騎機車或開車都非常舒適...
有捷運更好..只是目前高雄真的是沒有擁擠到需要用捷運來當作運輸工具的地步..
這跟南部人啥啥土財主是沒啥關係的...
當你在高雄...可以很輕易的找到停車位,可以不用忍受塞車,可以享受自己開車的自由...基本上沒有人會選擇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當你在台北...停個車...120元/小時..有時候違規停車又得花上2200去贖車..
停車格得晃上一兩個小時才找的到...
這時候..沒有大眾運輸工具..你也會選擇搭小黃...
tendersea wrote:
你真的確定別的城市都沒有在創新嗎??
不知道您在哪段文有看到我說,台灣其他都沒有創新????
有的話小弟給你道歉,沒有的話是不是該有個公道的回應?
延伸解釋也要延伸的正確,我想上面的言論應該只有提到台北的好,沒說到其他地方的不好?
tendersea wrote:
追隨???我真的覺得你用這個詞,讓我為了你的自大而可笑!
每個城市,不就是時間到了必須面對一樣的問題,做一樣的成長?
例如是交通、產業升級、或是觀光,這只有早和晚的差別,沒有追隨與否的論調?
看你的回應應該就是追隨這個字眼讓你不快
我想這我可以道歉應該用更適合的字眼來形容.我所要說的就是你說的,台北提供的很多很好的經驗
且台北在很多方面都是實驗品.
tendersea wrote:
而不是只是說一些沒有建設性,不敢正面回答問題,
被點到痛處,就說 "這就先不談了"的那些猖狂的言論!
可以舉例我那些沒回應道您嗎?是首都效應?
那您認為是不是也該有個南部效應?
遇到這類的問題就會扣上這樣的帽子?
但我不會去說這樣的對立的言語...
以上煩請回復一下....尤其我列的第一條...這我很在意...
就連會應主題高捷的部分,我都還只說一年後看營運狀況再來評論...
不知道我有批評到哪個區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