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幾年過去 台灣車 中國車兩樣情~

motolove wrote:
還記得當年 台灣人完(恕刪)


基本上強國只會"組裝",欠缺專業領域的研發,導致現階段的產品都很像世界各大車廠~~
仿製最大問題在技術內涵,市場大可以先仿製後扶正,但外銷就會被告了,所以強國的車外銷到國外的測報其實都不好,便宜也是有市場
中國總體GDP是世界第二,這樣的經濟規模光靠內需市場想要養一些品牌也不是太困難,但就這樣原因來看不起台灣車廠還真是有出息,自貶身價,泱泱大國是這樣的眼界嗎?一堆人前仆後擁的吹捧對岸造車沒問題,你們倒是提供一下所有中國品牌車的外銷數字是多少,總外銷量贏過了經濟規模比較小的德、日廠了嗎??韓廠呢??

台灣人造不了車至少還能當個會做功課的消費者,從過往有品質跟口碑的廠牌做選擇,PO幾張照片跟毫無內容的文字大外宣,就想要台灣人降低智商乖乖配合,對中國車沒興趣就說別人是井底之蛙,在之前倒是先檢討一下自己的思考邏輯有沒有到達平均值.....
台灣本土車廠這幾十年來的確沒有什麼長進

但是台灣到底需不需要汽車整車製造產業?
連澳洲都放棄國產汽車改成全部進口了
台灣有需要堅持嗎?

沒有整車製造會如何嗎?台灣還是有很多國際級的汽車零組件製造商
台灣的國土、人力資源有限,不用妄想什麼產業都要跟世界上的大國家比
找幾個產業專精做到世界領先就很棒了,例如台灣的半導體代工產業

在汽車整車製造產業上,台灣的確輸給中國很慘很慘
然後呢?台灣有因為這樣風雨飄搖快要亡國嗎?
不用太擴大解讀了
tea_king wrote:
老實說,中國車因為許多車廠的加入和合資。
讓中國車的技術被帶上來的很快。

不過,順著大廠退出合資,以及許多小製造廠加入戰場。
還有市場銷售下降等因素,降本的壓力一直有。

看中國新車這麼帥,又這麼便宜,我都笑笑帶過。
板金的流線和內裝的耐久性以及組裝的完裝度,原本就差原廠一大段。
現在又要降本,可想而知,會拿掉哪些東西,很多都是肉眼看不到的。
所以中國還是有人去買水貨車。
 
 
中國有C-NCAP,是公開的汽車安規機構,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
反觀台灣...除了無公開撞擊測試外,還在客貨車呢
 
反正你選擇眼睛閉起來,我也是幫不了你
lin1215 wrote:
中國總體GDP是世界(恕刪)


确实比国外差远了,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19年出口量位居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上汽、奇瑞、东风、北汽、长安、长城、吉利、江淮、大庆沃尔沃和重汽,分别出口28.5万辆、9.6万辆、8.6万辆、8万辆、6.8万辆、6.5万辆、5.8万辆、4.5万辆、4.4万辆和4万辆。与上年相比,奇瑞、江淮和大庆沃尔沃出口量呈较快下降,其他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吉利、长城和上汽增速更为明显。2019年,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86.7万辆,占汽车企业出口总量的84.6%。


《财富》杂志正式发布2019“世界五百强”榜单。跻身其中的23位车企成员未变,但在排名上整体下滑,排名升降比为5:18。其中,上汽集团、东风汽车、一汽集团、北京汽车、广汽集团和吉利控股6家中国车企再度上榜,分列第39、82、87、129、189、220位。与2018年公布的数据相比,上汽、东风和北汽分别下降3、17、5位;一汽、广汽和吉利分别上升38、13、47位。

其实我希望中国的民营汽车企业上榜,任重而道远~
UR-ASS wrote:
裕隆都搞車一甲子了~(恕刪)

陰森新聞
lianthony0000 wrote:
  中國有C-NCAP(恕刪)


中保研的比较可信,另外一个,就当娱乐小报吧。
UR-ASS wrote:
開放陸車整車進口吧就(恕刪)

大家買車很貴的原因都給裕隆

連一台車都賣不出去也不會倒閉的國家保護的公司=國營
myfirstcar wrote:
沒錯,不談政治面 不(恕刪)

你生活的一切都是政治

法律、建設、交通、經濟、軍警消護、錢都是政治搞出來的
ado016435 wrote:
中共統治下的中國利用WTO...(恕刪)


說得太對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