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asafool wrote:阿阿....小弟淺見真的只是淺見目前省道禁止機車的隧道好像都是紅色盾牌的道路吧....比如說八卦山隧道我猜蘇花替 聽起來是藍色盾牌來著應該是可以走的...(恕刪) 八掛山隧道屬於長隧道所以紅牌重機不能行駛!有多長?比蘇花替隧道長嗎?不可能!那為何不能行駛?就是因為長隧道危險之類的
給這些反對蘇花高的外人,你們都模糊焦點了:1.經濟:這和經濟無關,也不是要提高就業,什麼永續發展、產業藍圖 ... 什麼都不是,只是一條「安全」的聯外道路,這是最基本的生活食衣住「行」的需求,不要無限上網。2.環保、淨土:因為環保,所以只蓋一條,並沒有要蓋三條;因為是淨土,所以不要讓進來的人「直接往生淨土」 ... 請搞清楚,只是「一條」「安全」的聯外道路,這是最基本的生活食衣住「行」的需求,不要無限上網。(很都人說水泥工業區、火力發電廠通過時,你們在那裡,這就算了不用再講了)3.火車:絕對無法取代公路,什麼換換遊艇也不錯的,就像是「為什麼大家都不吃牛排」一樣的意思。當你有小孩要推嬰兒車,當你有父母要坐輪椅,花東所有的月台都沒有電梯,你就知道什麼叫做「外人無法體會的苦」,還改坐遊艇 ... 神經病 !4.太魯閣號:順便說一下,只能開到花蓮市,花蓮到台東是沒有的,所謂一票難求,指的是「花蓮到台東各站」,到花蓮市很好買的 .... 那些沒住過花蓮的「外人」,根本不懂苦在那裡 ? 什麼班次已經很多啦,又買幾百台太魯閣號啦 ~~ 唉 ~~ 跟著環保政客起舞,有夠悲哀 ....5.蓋了難道就不會出事:當然會,只是機率小了很多很多 ...6.以後會後悔:這是我們的選擇,我們就算後悔也不會怪別人,但現在我會怪你們是「殺人凶手」!
st86314 wrote:你有沒有看過憲法??...(恕刪) 我老家在東部,怎樣?我就是看不慣我老家被無能的政府引來的觀光客、財團搞得亂七八糟,搞到一個好好的杉原海水浴場都變荒地;搞到東部出現一台又一台的「遊『懶』車」憲法又怎樣? 在自然界面前能當免死金牌?反正路再怎麼開都無法避免「自然界要『平衡』」的法則;你今天要在這邊開路破壞平衡可以,明天自然界以另一種方式達到「平衡」的時候,就不要後悔
今天蘇花公路坍方事件已經被政治操作了,一些想要蓋蘇花高及蘇花替的人借力使力利用這次的傷亡事件要促成蘇花高興建。而政府也釋放出訊息暗示環評要盡速通過。盡速通過喔!換言之蘇花高或蘇花替是蓋定了。關於這次蘇花公路的坍方為什麼會死傷那麼多人?探究其原因真的天災只佔二到三成,其它說真的真的是人禍,而人禍也幾乎是這些硬要走的駕駛人自己招來的,明知這條公路在天候惡劣的狀況之下是處於易坍方的危險狀態,為何還要冒險去賭一把,賭贏了又怎樣?賭輸了就一了百了了!我的一位叔叔和嬸嬸也是這次受困的小車其中一輛,他們是困在最多車被困的115K附近,在被困的前夕還親眼看到一輛遊覽車被沖下懸厓,簡直是嚇死了!在狂風暴雨之中被困在杳無人煙之處,沒得吃沒得喝在驚嚇及哭泣中度過了人生最漫長慘痛的兩天。這件事情原本也不被知道,後來我嬸嬸竟然出現在電視上接受訪問,至此才知道他們竟然在這種天氣裡冒險開上蘇花公路。在行前嬸嬸也勸叔叔不要去了,如果真要去就改搭火車去,但叔叔聽不下去自認這點雨不會有危險,堅持要開車走蘇花去東澳玩,也就遇上了這場浩劫,所幸最後剪回一條命,不然今天就跟電視上那些遇劫的人的家屬一樣。常走蘇花的人都知道蘇花的路況是如何,也都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開什麼時候不能開。我們都知道蘇花公路砂石車的數量多到難以計數,但這次受困的車輛中幾乎都是遊覽車及小客車,當然還有幾輛大卡車,但好像沒看到砂石車,這是為什麼?因為他們知道要避險,而這些會被困而造成憾事的原因是什麼?就是不知避險!以致於在如此惡劣的天候之下踏上了亡命的之路,一堆人一堆車加上惡劣的天候,於是合演出一部蘇花公路有史以來死傷最重的慘劇!如果當初這些人及車在明知天候如此惡劣的情形下能夠停止出發,或是改搭火車,或是改道其它路線,抑或是在歷險之後能夠在沿線安全的村鎮先停下來,也許今天就不會發生這些憾事了。以當天的天候狀況來講,應該是從花蓮就開始下大雨而且是越往北越大,相信沿途上必定有一些落石及一些時雨瀑造成路上洪水漫流,當發現路況及雨勢越來越糟越來越大時, 當下就應該決定掉頭或是在村鎮停下避難,而不是繼續勇往直前賭賭看,人生沒有那麼多好運可用的。近年來台灣人的冒險犯難的精神越來越強,但卻多是用錯地方。君不見颱風天,暴雨天依舊有許多人要出門,而且出去的原因還不是必要的,幾乎都是要去玩。颱風天上山爬山、海邊看浪、逛街購物越危險的地方越多人去,風雨越大家越待不住。『給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但是前往東部是有一條安全快速的北迴鐵路,然而北迴鐵路在這些政客及一些生意人眼中多半是被忽視的,在他們的眼中只有公路才是王道,只有開車坐遊覽車的人才是客人才是財源,搭鐵路的根本就不重視。昨天21QQ節目中那位陳X馨女士說瑞士都可以開闢一條長達57公里的隧道,台灣沒有理由不做隧道式的蘇花改或蘇花高!但是陳女士刻意隱滿了一點,那就是這條57公里的隧道及日本長達53公里的青函海底隧道它是給鐵路專用的,如果你要開車請自己想辦法!他們政府的政策是什麼?就是要節能減碳,減少汽車的行駛以達到減少能源的消耗。然而今天的蘇花改或蘇花高卻是反其道而行專開給小汽車行駛吸引民眾開小汽車,如此一來除了增加能源消耗、空氣污染外,還有塞車及車禍問題。而這條公路闢建之後是否要開放給大貨車、砂石車、機車及大客車行駛?以雪隧的經驗來看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開這條道路又有何意義?我基本上不贊成開闢一條專給小汽車開的蘇花改、蘇花替,如果還是要開闢就應該開闢一條各式車輛都可以走的道路,不然還是請政府從經營及管理面去著手改善花東交通!譬如:火車飛機降價、花東地區計程車價格合理化、增加北迴鐵路的運能等。才是常久環保之計!往者已矣!願這些亡者一路好走。CrazyShark wrote:別忘了,花蓮那邊的都...(恕刪)
pig983 wrote:今天蘇花公路坍方事件...(恕刪) 對於常冒險的我來講,你說的觀點我都同意。不知道為什麼,突然想起 長春祠 和 長青祠 的先烈。我不認為先烈鑿出的中橫、南橫是100%安全的,我也不祈求安全,但是我是由衷的感謝他們的犧牲,所以每次經過,都一定會上去看看。安全是靠智慧和經驗的累積,而不是靠別人做給你的
dudance wrote:可能蓋不出安全的公路, 所以勸大家去坐也可能也不安全的火車, 我真不知道這邏輯在哪裡...公路可能不安全, 火車就保証安全? 反過來想? 想要活在這世上,卻又不想承擔風險,這麼什麼邏輯?怕的話,當初就不要來到這世上就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