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_Hyts wrote:在這討論文章裡~開車的就不要回太多了~因為不會有結果的~騎車人數遠大於開車~想贏~別作夢了!! 騎車的哪裡贏?台灣一堆路都是汽車專用。Cat_Hyts wrote:禁行機車~是好意~但是的確也很不便~兩段左轉~是好意~但是的確也很不便~ 好意?哪裡好意?一堆機車擠在狹小的車道上看著空曠的禁行機車道,原來這叫好意。很多地方汽車能直走的路,機車都要去繞彎彎曲曲凹凸不平浮沙積水的專用道,原來這叫好意........。很多道路內側禁行,唯一能走的只有危險狀況層出不窮的外側車道,原來這叫好意..........。
orea2007 wrote:騎車的哪裡贏?台灣一...(恕刪) "騎車的哪裡贏?台灣一堆路都是汽車專用。"在這討論~這條法規到底該不該廢止的議題上之勝負~!!汽車不會贏的~"禁行機車~是好意~但是的確也很不便~兩段左轉~是好意~但是的確也很不便~""汽車常常逼機車~機車的機動性大於汽車~反應閃避~都可以比較快~但是汽車相對慢的多~要是有哪個汽車駕駛不小心撞上去~那不就糟了?現在有分就如此了~沒分~狀況只會更多!!"這是她們的好意說法~不代表我的~但以鐵包肉~肉包鐵~只能說~再想想吧~總會有更好的!!"一堆機車擠在狹小的車道上看著空曠的禁行機車道,原來這叫好意。很多地方汽車能直走的路,機車都要去繞彎彎曲曲凹凸不平浮沙積水的專用道,原來這叫好意........。很多道路內側禁行,唯一能走的只有危險狀況層出不窮的外側車道,原來這叫好意..........。"其實...沒有禁行機車這條~我想以台灣交通文化~結果是都擠~以台灣鋪柏油的文化~那邊都是彎彎曲曲凹凸不平浮沙積水的專用道~內側禁行這條~以台灣交通文化來看~特別是北縣市~我想~為想狀況不會只有外側車道~是全部車道~如此~台灣的交通文化~問題一樣沒變~我沒說汽車如何~機車如何~我只是提醒大家在抱怨這些腦殘官員及互相批評的時候~就多遵守交通規則~並注意自身安全~不要用自己的生命去抗議~不合理的法規~就用安全的方式去爭取吧!!畢竟現今法規如此~!!回文~不用這麼氣憤吧~
Cat_Hyts wrote:以台灣鋪柏油的文化~那邊都是彎彎曲曲凹凸不平浮沙積水的專用道~ 看看交流道附近啊。那個好意的專用道。明明可以安全的直走,機車卻是要走那左彎誘拐的專用道。台北市的聯外橋樑,不是找不到機車要從哪上,就是有著GP級彎道的專用道。雖然說台灣的馬路品質不好,但是內側車道還是比外側車道安全。
Cat_Hyts wrote:"騎車的哪裡贏?台灣...(恕刪) 但親身經驗...騎在禁行機車道上明顯比外側車道安全很多很多很多!!外側車道的右轉車+ 臨停的所有車輛(公車/計程車/併排停車等...)+ 巷口出來的車+ 內側車道切入外側車道的車造成外側車道有複雜的動向...相對於內側車道...直行車輛在外側車道有更多的危險因素存在...取消禁行機車道的用意不在於為了騎士的爽度...而是為了安全著想...上快速道路也是同樣的道理...125cc以上的機車...要保持時速80km巡航...在動向單純的快速道路上...是非常安全的!!
gungunM wrote:但親身經驗...騎在...(恕刪) 以上~並不反對~但...如果台灣交通文化都能這麼好的話...只能說~自私的人太多了~( 忽然覺得~交通法規要改變這條有點難~因為我忽然想到~官員~應該都是開車的吧?說不定~她們連機車都沒碰過~也許有碰過重機~這就是重機開放道路的原因嗎?玩笑話而已~沒事~閃人....)
談這個議題,就會談到x包x...之後無限迴圈、無解也會提到哪個汽車駕駛不小心撞上去、或者騎士摔車被輾過怎辦,但保持距離這是駕駛義務吧,但之後一樣無解更會提到國內駕駛水準,不禁還得了,但怎只限制一部份,而不是全部,之後仍無解過去有個討論串,請所有機車騎士,仿效法國騎士抗議禁止鑽車縫,依國內相關法規任何車輛均不可鑽車縫行駛但結果為何扯到違反癱瘓交通,但還是無解待轉區、內側禁行機車,個人不否認非美意,其幫助了可能無法跟上內側車流甚至直接左轉的駕駛如今卻變成未滿550cc的機車及慢車均需遵守,簡單看法,不強制,要用不用自己決定
交通部的回函,只有一句是重點,偏巧這句重點 (或稱原則)是樓主想要反對的:各道路主管機關於道路環境條件許可下均儘可能實施汽、機車分流你講半天要求政府廢除的剛好是人家的 "原則"。這就是所謂的雞同鴨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