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女醫科生被輾爆頭亡!2人一起北上求學…閨蜜嚇傻跪地

先進國家都是 「速度分流」,而不是 「車種分流

全世界唯一 「車種分流」的只有台灣

在先進國家,只要速度有達到水準,就算機車也可以騎在快車道上。

台灣普通道路速限都在 50~60,其實任何機車都可以輕易達到的。


******************************

擁護「禁行機車」道的,大都是汽車新手駕駛,他們認為機車擋路,是亂源,不該與他們爭道。

只要看到在擁護「禁行機車」,幾乎就可以判斷是新手無誤。

其實真正的老司機,多是偏好開在外側,很少走內側。所以就會造成一種現象:內側道總是空曠,外側擠成一團。

道路利用率低下,塞車嚴重。

原因:

● 因為台灣超速相機大都在分隔島上,對準內側道拍。只有極少數相機是在路邊。

老司機通常不會去遵守台灣那可笑速限的,所以大都不會去開在內側"快車道",避免被拍到超速。

市區道路限速50,真的是非常可笑的。隨便踩個油門也超過。

● 最內側的快車道,每次經過交叉路口,可能會有待左轉的車輛停在那裡擋路,汽車就必須切換車道才能超過去。

但是對於機車來說,停在交叉路口待左轉的汽車,右邊會有一些空隙,機車不必切換車道就可以超過去的。

● 職業駕駛,以開車為工作的,每天開車8小時以上,一年上千小時的。比如說:計程車小黃、公車、貨車。

這類職業駕駛的車輛,老司機,路上非常多,也都是偏好外側道的,因為他們的工作是隨時要停靠路邊的。

● 不想付私人停車場昂貴費用的,都會在外側微速前進,找路邊停車位,或者觀望有沒有條子,準備違停。


事實是:台灣的老司機,幾乎多數都是偏好外側道的。

即使內側道空曠,也仍是在外側道擠成一團。

再加上那些違停還有並排的,加上機車只能走外側,雪上加霜。

明明內側道沒什麼車,就老愛擠在外側道,塞成一團。這種荒謬的現象,每日馬路上都在上演,相信大家都看過。

也只有新手駕駛才會認為開內側道比較好。

然後內側道在「禁行機車」?
真的不知道在禁什麼的,擾民。

如果取消「禁行機車」,對台灣的塞車,絕對有莫大的幫助。

gogojoye wrote: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檢舉違停跟危駕真的是功德無量。

今天停下車來輕輕按下快門,你就可能救了幾條寶貴的人命。

政府不罰是他們造業,誰當政誰負責。

拍照舉發只是事後違停車主會收到罰單,對當下交通改善並沒幫助,還不如警察現場驅離來的直接有效.

jensn wrote:
拍照舉發只是事後違停車主會收到罰單,對當下交通改善並沒幫助


當下沒效,但是收到罰單後,

警惕自己不要再違規,

就可以造福所有用路人。
台北加桃園共880萬人,加上外來人口可能有1000萬人,人口密度嚇死人的高
台灣區域發展嚴重失衡
都是政府的錯

政府乾脆推連坐罰
例如


發生交通事故
方圓20公尺的違規停車車輛,車主不得任意移動車輛,並待執法機關將車輛拖吊
若有傷者因事故死亡,違停車主一律於死亡後第7天強制前往靈堂向死者親友致意
未前往者,罰鍰10萬元或服刑2個月


發生交通事故,經查證違停車主任意移動車輛屬實
罰鍰10萬元或服刑2個月
若有傷者因事故死亡,違停車主一律於死亡後第7天強制前往靈堂向死者親友致意
未前往者,再罰鍰10萬元或服刑2個月


這樣臨停就得賭很大了,也比較不敢臨停或長時間臨停啦
拍照舉發:警民合作可以節省警力節省人力費用增加罰單收入嚇阻違規魔人再犯
現場驅離:違規魔人繞一圈再回來停心想好哩家在賺到了條伯伯真有人情味,下次繼續違停。檢舉人見違停未改善,繼續打110,增加警察勤務增加人力費用少收罰單收入。
我同意你,現場驅離真的比較好,對違規魔人比較好。
jensn wrote:
拍照舉發只是事後違停車主會收到罰單,對當下交通改善並沒幫助,還不如警察現場驅離來的直接有效.
騎機車要學會怎麼跟公車相處

這是存活必要的技能

很多年前開始我都乖乖騎在公車後面吸廢氣

他停靠站上下客的時候我很確定安全才敢超

不然就是只敢在停紅綠燈的時候鑽到它前面


ggman948 wrote:
在路上看到女生騎車的狀況普遍沒有防衛駕駛或是保護自己或他人的概念.(恕刪)




其實我觀察很久了,很多年輕女生騎車真的是沒在怕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