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xian wrote:台北市凡事講時效性,偏偏討論串沒有人替這些社會底層的人著想 只能說方便、時效性不是免費的收費,增加停車格周轉率,會讓(合法)停車更快速更方便(當然違規停車更方便不在此討論範圍內)
cdyao wrote:只能說方便、時效性不是免費的收費,增加停車格周轉率,會讓(合法)停車更快速更方便(當然違規停車更方便不在此討論範圍內) 時效性就是很多人的工作飯碗項目基本上能停騎樓也不會有人停收費停車格鬧區的話就算收費停車格也是塞到不行我只能贊成第一二階段的收費,因為合理第三四階段就是製造貧富紛爭了
king5943 wrote:內湖問題,看哪黨做最久,還是無法解決。全台北市上下班時間都是塞爆,哪個地方不塞的。..(恕刪) 常在上下班出入內科的都知道內科問題最大在於違規停車尤其是瑞光路星期五整個瑞光路在基湖路跟港前路這一段卡的動彈不得結果最後發現就是因為幾台汽車違規停在路邊導致整個車流卡死應該學新北市政府依樣在板橋車站的科技執法取締違停因為你找警察來趕那些車子繞一圈等警察走又停回來了
還好柯P是分四階段的全面收費,至少在2020年前,台北市全部的21萬多格的機車格,只會有1萬多格的比較熱鬧的地區進行這樣的全面收費!以台北車站周邊或是補習街附近為例,扣掉在附近上班會停上一整天的機車族,他們早就會自行找到月租型的機車位或是停各辦公大樓內的機車月租收費之外,臨時想騎車過去那裏的人,還真的是"一位難求"~~ 那時就會覺得用收費來讓真正想停的人能停得到,短暫性的使用者付費,我覺得還是可以接受的!有些人一看到全面收費,就開始在計算一天收多少,乘上一個月30天,一個月會被多收多少...的增加支出的開銷!我是覺得在"機車臨停全面收費"的同時,也應該要能夠多規畫"機車月租收費的格子",然後月租型的月費不要太貴,臨停的可以計次收費一個較高的金額,這樣就比較配套。現在很多的室內停車場,都還是禁停機車的,這裏所講的機車,是包括紅黃牌重機的,所以事實上廣大的機車族,有非常多人都還是以停在戶外的機車格為主!並不是說他們不能接受停戶外停車格不能收費,而是最好能區分出"月租費的機車停車格子",與"臨停的機車停車格"。這樣有繳保護費的人,喔! 不是,是有繳"月租費"的人,就可以在不一定自已的工作地,而是在家附近,也能夠停在專屬的"月租型格子",這樣就是真的方便了!也就是說,台北市政府,可以訂定一個機車"月租費"的金額,金額要合理一點。讓有繳這個保護費(月租費)的人,即使騎到台北車站,騎到內湖、騎到萬華,都可以停在"專屬的月租型機車格內",這樣就真的很方便了!然後沒有繳保護費(月租費)的人,就都算是"臨停"了,所以臨停的費用收高一點,對於偶爾才騎車的人來說,應該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這樣也不太影響太多的真正每天以機車來上下班的小市民們! 各位覺得上面這個想法是不是還不錯?? 對吧!
本來就要正常收費,合情合理台灣就是免費的東西使用太久了使用者付費才不會造成很多資源費佔好嗎光路邊汽車格正常收費後,就減少了多少路霸對的政策本來就是要該執行,而不是看會少了多少選票而不執行光台北的機車族就多少了,看來又有很多酸民會說,早知不投他,要跑票了台灣就是要這種做對的事的人,而不是那些看選票做事的人
nanoitx wrote:但是這樣也不太影響太多的真正每天以機車來上下班的小市民們! 各位覺得上面這個想法是不是還不錯?? 對吧! 其實配套還是最重要的凡事的考量不是僅有收費這麼簡單就叫對的事另外台北市捷運的載量目前都是滿載(看看跨年封路的下場,沒有排上二個小時是擠不上板南線的)捷運並沒辦法滿足目前需要的疏運人數尤其像木柵線等小車廂載量更小把機車族趕去搭捷運可以想見的未來是連捷運都擠不上
nanoitx wrote:還好柯P是分四階段...(恕刪) 這個想法蠻創新的 我喜歡誒....但是會考量到萬一此地的停車位不夠的時候其他停車土地的取得 雙北機車數量 又是一些其他數據考量了若能擴及雙北....月租不定點停車的概念 等於到哪都有你的月租停車位....不再局限於只有公司社區停車位 停車位活化...只是不能在戶外 因為一定會衍伸糾紛.....臨停的跟月租的會搶車位有人能投書向雙北建議嗎?
吳小胖1229 wrote:對的政策本來就是要該執行,而不是看會少了多少選票而不執行光台北的機車族就多少了,看來又有很多酸民會說,早知不投他,要跑票了 對選票不影響很多騎機車為主的都是北漂上來的戶籍很多都不在台北租屋也都沒掛戶籍,並沒有投票權真正的台北人很多都不會騎機車除非本身讀大學有去南部,純台北人很多都不會騎所以基本票倉沒問題,也都是支持收費的(反正不是開車就是不會騎機車,這政策剛好趕跑那些討厭的機車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