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高速公路or蘇花替代道路??

而且蘇花之所以危險是因為常常有沙石車,政府該處理的是砂石場,那種重度污染
不知道政府甚麼時候要蓋條給金門、馬祖、澎湖、綠島地區的居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大霧不能飛、浪大不能出海..... 外島居民是不是也要一條「路」??

還有更多住在偏遠部落的先住民,怎麼沒有人要去幫他們蓋路,反倒是一直要人家遷村?因為人太少?因為沒錢賺?因為沒觀光資源?不用講太遠,神木村就好


看到一群人被政客利用,還繞南迴北上抗議真是

台9往北斷了,台7不能走? 台8>台14不能走? 真是見鬼...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今天路還有得轉,就有人要自己轉了!自己要轉就算了,還拖著一車又一車的長者,故意繞那14個小時的路程去抗議,這種政客看了真是

數據已經證明,全台不分東西南北,各路段因落石坍方而傷亡的人數,遠遠不及人為疏失造成的車禍. 安全回家的路?

我看是...給觀光客一條快速的路;給財團一條賺錢的路;給政黨一條穩穩當選的路;給當地的其他物種一條死路.....



老家在台東的人留. (每次看到杉原海水浴場那片沙灘... 心裡只有104,真想殺了那群TM的政客和CEO)
現在的環保署,只是一枚替行政單位背書的橡皮圖章...環評還有意義嗎?

蘇花改環評初審 有條件通過
蘇花公路改善計畫環評今天獲專案小組會議有條件通過,創下審查最快通過紀錄。專案小組結論將送環評大會審議,環保署綜合計畫處長葉俊宏表示,最快可3至5天內召開。


環團:盼可以改得更好
環保署環評委員會專家小組會議昨日有條件通過蘇花改環評,環保團體肯定此次專家會議審查過程已達高標準,但蘇花改與風災是兩回事,審查結論也凸顯政府理盲又濫情。

環保署綜計處長葉俊宏昨日上午在專家會議召開前,就公開表示預定三到五內天召開環評大會,可見一切都是安排好的結果,環保團體對昨日會議結論並不意外


地質破碎、調查不足 環評爭議大
生態工法協會董事長賀陳旦指出,梅姬颱風前,沒有任何資料顯示蘇花公路會那麼脆弱、造成那麼嚴重災害,在地質如此脆弱的地帶進行大型工程,政府必須更謙虛、謹慎,讓「不可預測」的狀況減到最低。


======
為何鄉親們一定要蘇花高?(政客操弄?)

何不板南線直接延伸到花蓮,捷運才方便咩~
等下次地震來時

他們就會懷念蘇花公路了......



shane2020 wrote:
連署網站: 我愛台灣我愛花蓮!全國人民站出來 勇敢向蘇花高說:不!

花東能保有人們夢寐以求的生活環境,
就是因為略有不便的交通才能保住這片美麗的土地不被大量人潮糟蹋。
新建蘇花高交通便捷了但延伸的問題遠遠大過交通便捷的美意,
想看看當花東就像你家附近的花園,你會在珍惜她嗎?
你會有想去的意願嗎?

當大家還在為明星學區爭破頭時,花蓮的小孩希望在哪裏?
不只為花蓮發聲!
也為了你後代著想,我們需要蘇花高嗎...(恕刪)


我也不贊成蓋
我還認為封路更好
只有機車/腳踏車可以進出的路
破壞更少
環境更好

花蓮真的不需要一條破壞環境圖利少數人的路
炸彈炸死隊友 wrote:
台9往北斷了,台7不能走? 台8>台14不能走? 真是見鬼...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今天路還有得轉,就有人要自己轉了!自己要轉就算了,還拖著一車又一車的長者,故意繞那14個小時的路程去抗議,這種政客看了真是


阿.....這條路線....
開遊覽車 不會比繞過南迴快太多
而且危險
那裏的傷到現在還沒痊癒....
一路又是高海拔 起霧 路窄......
剛剛用谷歌地圖估出來也是快十小時
2010-11-03 中國時報 【許俊偉/台北報導】
 交通部公路總局昨日指出,蘇花公路山區路段改善計畫(蘇花改),未來除將分兩段通車,也將比照雪山隧道通車方式,分階段放行小客車、大客車和大貨車通行;速限也有不同標準,隧道段六十公里,銜接蘇花公路舊線部分將只有四十公里。

 公總指出,蘇花改將參考雪山和八卦山隧道作法,第一階段只會開放小型車通行。通車約三到六個月後,再視違規和肇事率等情況再開放大客車。又三到六個月後,才會再評估開放大貨車通行。

 另外,依道路特性不同,蘇花改也會出限三種速限,隧道段不宜久留,設計速限六十公里,和中到清水段則可五十公里,蘇花改銜接蘇花公路舊線則只能四十公里。

 至於外界質疑蘇花改地質資料不足,公總表示已依環評規定鑽探,並比對舊北迴鐵路和十年前蘇花高速公路的鑽探結果,地質差異不大。公總主祕陳茂南還強調,蘇花改、北迴鐵路和蘇花高路線雖不同,會再依需要再行地質鑽探。

 長達七.九公里的觀音隧道因完工期程較慢,蘇花改一○五年底將先通前後兩段,也就是蘇澳到東澳、和中到大清水,一○六年底才全線通車。
==========
看來非四輪車以上的,是無法使用蘇花改的隧道。
台鐵 已經 有 火車 運送 汽車 的 業 務 , 但是運量太小
台灣鐵路管理局 旅客列車附掛載運小客車業務
http://service.tra.gov.tw/tw/CP/13596/minibus.aspx
http://service.tra.gov.tw/tw/CP/13596/minibus01.aspx
地下化路段都在西部 , 東部搭車的人數,本來就比西部少很多, 在非假日 ,平常的日子,火車位子還很多
可以多運用離峰時間, 改善調度的問題
歐洲火車票都是彈性票價 , 越早買, 離峰時間的票便宜 , 尖峰時間的票貴

大多數人都不知道台鐵已經有汽車載運業務, 只是利用率很低
在蘇花公路還沒改善之前 , 這是替代的方法
總比繞南迴省時間

目前台鐵只有2個車箱RCK101、RCK102運送小汽車 ,運量太小, 都要再加上止輪器, 汽車上鐵皮所花的時間相當長
歐洲的汽車載運火車, 一次都是10幾節車箱,每個車箱載3-4輛汽車, 一次就載運30-40台汽車.
汽車先開進最後一節車箱 , 可以跨越車箱開車 ,一直往前開到第一節車箱停好, 只要10分鐘就可以發車
班次也很密集 ,以車計費,人不算錢 , 利用率高

越多人知道 ,利用率越高 , 台鐵才會增班 ,車次多, 會更方便

台鐵因應蘇花公路中斷, 導致農產品難以運銷台北,所以台鐵提供貨車可直接開上平車託運的服務,以減少裝卸作業時間,並在蘇花中斷期間提供運費半價優惠。
大型貨車也可以上鐵皮
和國外的差別也是, 台鐵是用平板車來載貨車, 所以每台車都要綁輪胎, 很花時間
如果有專屬的車箱 , 貨車開上去就好了

月台不一定要用水泥蓋 , 應急用鋼構的月台比較快
這樣完全可以達到 快速, 安全 的要求

機車也可以上鐵皮, 只要月台和板車一樣高, 中間再架橋, 直接騎上火車.

蘇花公路斷了, 火車有沒有替代的運量 ?
有的
根據台鐵的報告, 過去北迴鐵路 單線通車時 ,每日運量約 1萬人次 , 雙向通車之後, 增為每天2萬人次

根據交通部發佈的新聞稿所述"99年春節疏運情形" , 春節期間臺北-花蓮間平均客座利用率僅79.67%,最尖峰日(2月16日大年初三)約7萬人次,平均客座利用率約98.07%,尚能滿足旅客需求。

這次北上抗議的花蓮鄉親約 1萬人 , 只要鐵路局加開班次 , 就足以應付 .
太魯閣號2小時能到台北, 慢一點 3-4 小時也能到, 根本不必搭一整天的車繞南迴再北上.

此次蘇花公路台9線, 在112.8公里至116.1公里之間路段發生七處大坍方
全國路況資訊中心 http://e-traffic.iot.gov.tw/

(蘇澳市區)白米橋104.726k→砲台山(左叉路台二戊蘇南公路往南方澳)→五公里→七公里(猴猴坑)→九公里→正道橋/烏岩角(113k,海拔約350公尺,蘇花公路最高點)→慶安堂(開路先鋒爺)[本區為豪雨崩塌處]→東澳橋118k(以下至南澳橋,蘇花公路西側屬南澳鄉、東側屬蘇澳鎮)→南澳鄉東岳村/蘇澳鎮東澳里119.866k→新澳隧道(長1162m,海拔約250公尺,以東有舊道往烏石鼻)→大灣→南澳鄉南澳村/蘇澳鎮南強里130.7k→南澳橋
請看地圖


這段坍方的 蘇花公路, 它的內側山區, 走的就是 北迴鐵路的"新永春隧道" 和平行的 "永春隧道"。
新永春隧道為北迴鐵路雙軌工程所新建之隧道,位於北迴線 永樂火車站至 東澳火車站 之間,全長4460公尺,為單線隧道,隧道內的軌道仍為道碴式路基。與同為單線且平行的永春隧道,組合成雙向通車 。

只要把汽車上鐵皮 , 由永樂車站 穿過5公里的隧道到 東澳車站,因為東澳車站(GPS:24.519326,121.83001)是個高架車站, 汽車上下不易,
但是周邊還是有相當大的空地,可以改成 "汽車月台"
不過再往南8公里,就是南澳車站, 也可由此下鐵皮, 只要10分鐘, 就可以替代斷掉的公路.

永樂火車站 :GPS : 24.573099,121.845117
東澳車站:GPS:24.519326,121.83001
南澳火車站 GPS:24.463244,121.800785
的客運量都不大 , 上鐵皮也有足夠的空間

請看下面二段影片



這是在瑞士,前往馬特洪峰的 Furka Tunnel 隧道
http://www.matterhorngotthardbahn.ch/en/spezial_offers/car_transporter/car_transporter/Pages/default.aspx

這段Furka car train 的 車站不必改, 月台擴建就可以, 只要有鐵橋鋪於汽車道和火車平台之間
改裝平板車, 讓汽車能快速上下鐵皮
在影片中,大客車都可以上鐵皮 , 不過大客車高度有3.3公尺, 只能搭無頂的平板車`

夢想有一天
如果 由永樂-> 東澳 , 也能改成像瑞士這樣, 有定期火車班次載運汽車

可以開汽車搭上火車遊花東 ? 花東風景也很漂亮 ! 不會輸給瑞士
既提供一條安全的路
又增加一項觀光景點(體驗上鐵皮)
又截彎取直不必走外繞的蘇花公路, 省時間, 少污染

何必捨近圖遠, 一定要蘇花高?

這個地區的斷層和皺折都很多, 地形很破碎, 隧道工程的難度很高
能少開一條隧道 , 就是減少一份破壞
新永春隧道就是個例子
其實這條 新永春隧道所在的位置, 就是原本計劃中蘇花高的第四號隧道。此隧道於1995年8月開工,原訂於2000年2月完工,但因施工過程遇到大量湧水造成工程進度嚴重落後。出水量超過當年的雪山隧道。
後來施工單位設法將路線改道,並引進熱瀝青灌漿止水,方才成功控制湧水問題。所以拖到2002年完工, 2003年才通車.

就算蘇花改通過, 但是一旦要挖隧道, 又不知會不會碰上地下水層 ?要完工又不知是那一年?

herblee wrote:
台鐵 已經 有 火車...(恕刪)



請您觀賞蘇花公路的陡峭美景吧

每次落石都掉在山腰上

怎麼挖怎麼崩 ( 難道一直浪費汽油 , 一直挖山一直崩山就很環保? )

相較之下 , 北迴鐵路從沒出過事情





再來 !!

增設火車班次 、 海運之類

一家5口, 一次上台北要花多少錢 ?

一個人 4X0火車票 , 來回 8X0

8X0 X 5 = 4X00


那我開車上去台北來回只要約1000元 ( 蘇花公路 + 北宜高 )

蘇花高也通的時候 , 來回不到500元吧




那麼農產品貨運呢?

用火車運 ? ( 貨上卡車 上卡車載到火車站 火車站至火車站 火車站至卡車 卡車載到批發市場 )

這時間要花多少 ?

就算用空運 , 也要很長的時間

難道這樣高的運費不會反映在農產品上嗎?

經過那麼長的時間 , 難道你敢吃?



不爽可以不要回我文。
skyline318018 wrote:
請您觀賞蘇花公路的陡...
相較之下 , 北迴鐵路從沒出過事情
增設火車班次 、 海運之類
一家5口, 一次上台北要花多少錢 ?
那麼農產品貨運呢?
用火車運 ? ( 貨上卡車 上卡車載到火車站 火車站至火車站 火車站至卡車 卡車載到批發市場 )
這時間要花多少 ?
(恕刪)


麻煩您再看一次樓上的內容
小弟沒有鼓吹 走有落石 的公路

正因為北迴鐵路從沒出過事情 , 那汽車上鐵皮不是安全嗎?
請麻煩看一下影片 , 這是瑞士的 Furka ,火車載汽車通過隧道的情形
瑞士的 汽車上鐵皮 -- Furka 隧道

開車由義大利的 Issle 到 瑞士 Kandersteg

請耐心看完 , 您就會了解了

用火車運, 不是您上面所說的傳統方法.
因為目前公路是斷在東澳到永樂車站(蘇澳)之間
但是東澳火車站是一個高架車站, 上下汽車不易, 不過再往南8km 就是南澳車站
所以建議是整台卡車在南澳開上火車, 火車載著卡車走8公里到東澳,再通過這段 5 公里的 "永春隧道 ", 到達永樂車站後開下火車, 往前開就就有通往宜蘭的高架道路
要多少時間?
只要台鐵有瑞士,奧地利這種汽車運輸車箱 , 上車10分鐘 , 下車10分鐘 ,加上車程 10 分鐘 , 約30分鐘.
過去如果由蘇澳走蘇花公路到 東澳(現在崩塌不通) , 彎彎取曲的路共 16.4 公里的路, 也要開 30 分鐘.
所以才說這是替代的方法

通過5公里的隧道要多少錢? 應該比照普通車5公里的票價才合理, 路斷了政府該吸收或貼補這筆錢 .

這種汽車運輸車箱 不是什麼高科技 , 平板車改裝就可以(請看完影片)
是要不要做 ? 有沒有心要做的問題 ? 不是辦不到.

蘇花高(蘇花改) 不是今天通過, 明天就跑出來的路, 要蓋幾年還不知道?
有現成的鐵路可以替代卻視而不見
瑞士和奧地利的山區 , 英法海底隧道,有太多例子, 為何歐洲人運作的很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