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
難怪台灣現況會是如此
無國際觀、坐井觀天、思想迂腐....
不要說左岸的中國~~
現在連東南亞國家的印尼、馬來西亞,台灣都已經落後他們了
單就交通而言
2008就去馬來西亞的雪邦賽車場旅遊+F1觀戰
從吉隆坡市區飯店~雪邦的路段,有市區、郊區、高速公路
那時候只有一個心得
就是他們不管是小汽車或是巴士、大貨車
都會優先禮讓行人、摩托車
在市區摩托車也是隨意在車陣中穿梭
看起來跟台灣景象差不多
唯一有差別的是
非常、非常少有聽到改裝摩托車一路狂胚穿梭車陣
也不會像台灣一樣等停紅綠燈時
綠燈一亮,就像F1式的燈滅起跑
大摧油門+狂爆排起管聲浪衝出去
在高速公路時,那種東南亞特有的125大輪徑速克達
不管1人還是2人騎乘
一樣都可以安心的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可走最外車道或是路肩(因為速度不快,目測大約7、80)
但排氣量較大的摩托車應該都是250或以上
跟汽車一樣三線道都可以走
行駛方式跟汽車一樣,打方向燈切換車道
走最內線一路超越中外線道其他車
超完會回到中線
以上是我2008去馬來西亞的親眼所見與經歷
反觀台灣2008到現在8年過去了
交通方面的這些問題
不但沒有好轉或改善
反而造成愈來愈嚴重的車種對立(二輪VS四輪)
有興趣的,可以看看下面的系列報導影片
看看其他國家政府是怎麼管理的
日本
荷蘭
騎自行車也要納入管理
這些都是具有正面的借鏡
政府官員多半只想安全下莊,之後領退休金,爽爽終老
所以對於交通的日新月異進展
絲毫仍然是抱持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心態
遇到新發展出來的問題或現象
就直接以禁止的手段來管理
就算有去認真想解決
往往也是祭出讓用路人匪夷所思的規定或辦法
從不會找相關專業人士進行研究或討論、甚至是進行相關測試
而產生出雙贏的規定或辦法來
官員如此,大多用路人觀念也如此
試想
現今已有很多人出國旅遊會選擇在當地租車自駕
也或者國外留學、工作外派人士
這些人怎不認真思考一下
在國外租車自駕、騎車、騎腳踏車、走路
都沒有像台灣類似很危險的、很可怕的現象?
與台灣真正的差異在哪?
就個人觀察
台灣駕照取得真的是太簡單、便宜(尤其是駕駛道德這個層面)
只是成為有很好的技術的爛駕駛而已
說穿了,駕照是一個便民措施
而不是真正有資格取得駕駛執照的一位駕駛
讓人民年齡到之後,方便拿到駕照才能合法騎、開車
交通違規方面處罰太輕、執法方面太鬆
導致酒駕、各種違規時刻上演
隨著汽機車的擁有數輛上升的同時
交通意外事件也更頻繁的發生在你我周遭
也許哪天,意外就可能是你我認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