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anlin wrote:如果車牌上可以打例如...(恕刪) 不過我有想到一個可能性~因為每個地區的掛牌數量差異很大~掛台北~高雄的牌~沒幾年就不夠用了~如果比較偏遠地區縣市的牌~可能十幾年都還用不完~
新的號牌還可解決現行牌以英文字母、數字編碼位置不一的問題。新的號牌原則上與現行的一樣,而國人不喜愛含4的車牌因此新車牌乾脆把4直接拿掉,另考量英文的I和數字1,英文O和數字0,以及B和8等目視時容易混淆,新車牌的字體也做調整。另在英文及數字編碼上方增設一個英文字母(即原於96年起新發放的汽、機車號牌取消上方地域標識--台灣省、台北市及高雄市等名稱)A、B、C、D…廿六個字母代替,此一做法,將可使號牌數的容量,增加24倍。預估新的汽車號牌將有1162萬餘面、機車將有2億7790萬面,約可使用280年及150年。未來即可不必再換牌了。奇摩知識+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1607053100059參考資料--2007/05/30-31相關媒體報導資訊公路總局 http://www.thb.gov.tw/
shelby0127 wrote:新的號牌還可解決現行...(恕刪) 無論是像以前一樣列出台北市等...地區名稱或是未來改用編碼,單就辨識的方便性來說,小字實在不應該再列入考慮.一方面較遠距離、監視器甚至執法用的測速照相不易拍到,另一方面也容易混淆...很多社區、停車場、洗車場、強制險、排氣檢測之類或是車主自己貼好玩的貼紙會在車牌周遭.真的建議要嘛就完全不要分,要嘛就全部數字或是英文字母一樣大小,然後區域劃分徹底些,不要只有台北市、高雄市、台灣省(並非完全政治因素,全台灣這麼多縣市只分三區真的有分等於沒分)再用某一位當代號去區分(EX:AB-00000,A代表台北市之類的),不要想說學中國用個中文字或是日本用個日文字在車牌上,這反而容易造成混淆,也不利看不懂中文的人.把車牌整體字體加大並改採反光材質以利辨識、提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