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s wrote:用車價應該是會天...(恕刪) 這是方向,細節可再討論。可以用核定的,和碳排量一樣,上市時直接核定該車級距,像Altis這麼多款,配備也有差,就直接核定那一款多少錢,你想裝很多配備不影響。或是用車商貨物稅的完稅價定級距,反正細節都可以討論。政府要考量的是,未來純電動車是完全不用繳稅的,一台300萬的特斯拉在路上跑,完全免稅,小老百姓買Altis, 一年1萬多,這樣公平嗎? 現在大家的思惟都還在傳統引擎上,是應該檢討了。
HermesParis wrote:欲加之稅,何患無辭...(恕刪) 這幾天剛好看到這篇討論,我實在懷疑為何現今要用1200-1800-2400的級距來分級?國內外都開始用1000-1500-2000-2500來分了,像是MAZDA CX9 2488cc就要繳2400-3000級距?台灣沒本事做引擎就算了,法規還跟不上時代!另外牌照稅問題,為何不修改成買車時就繳納?然後每5年或10年在徵一次,這樣可以讓消費者5年或10年考慮換車,增加車市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