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車 真的比日系車耐用嗎?保養時程可以差到三倍?

為什麼國外高速行駛就會比較多?
jacky80413 wrote:
我記得國外因為高速行...(恕刪)
這位仁兄又在危言聳聽了.....小弟家中德系進口車每15000公里換油一次到現在也9萬公里了,頭好壯壯引擎一樣出力飽滿,實在不懂為何不好好看車主手冊的建議呢?

看到小賢子 wrote:
炸雞排的油也是一直...(恕刪)

ericchang741029 wrote:
這位仁兄又在危言聳...(恕刪)



這個報導出現之前,我也不相信吃香腸會致癌啊!
也不是每個人吃回鍋油都會致癌,對吧!


原廠手冊也沒說照手冊做若引擎有問題給不給保固?
卻講了一堆沒甚麼標準的嚴苛用車環境!

FIAT6888 wrote:
此文想反映的是, 該...(恕刪)


你寫的文章很有道理,國外大多都是破萬公里程的保養。

引擎機件都是金屬製成,為了因應環保,車輛零件輕量化是一箭好幾鵰,引擎內部零件也不例外。

別以為金屬齒輪和鏈條不會磨耗,機油劣化後遭殃的就是裡面的鐵鏈和齒盤,如果你知道進口車的引擎代號,上YouTube打上引擎代號,多的是時規鏈條和可變正時齒輪的更換,別懷疑國外很多不到20萬公里就在更換。

如果三年就換車,保養我看三萬也沒差,如果你想開十年以上,來源正常的機油良好的駕駛習慣,自己調整保養里程,主動了解機油使用情況,過保固引擎出問題要嘛換車要嘛自己花錢維修,要嘛注意機油品質要嘛花錢修理引擎。

汽油車機油黑就要注意了柴油車你會覺得車很難開,渦輪車更要小心機油會進入超級高溫的渦輪潤滑機油會劣化更快,務必注意引擎機油的品質。

都市行使用者怠速居多,行駛里程保養並無法把引擎怠速運轉考慮進去,有紅綠燈熄火就要使用花啟動馬達和電池而已,炎炎夏日怠速多最易導致引擎機油快速劣化機件磨損,熱能一直囤積在引擎室,高速行駛者使用行駛里程保養即可。

高溫加上高濕度,都是機油提早下課的原因

加了高氫值汽油燃燒後產生更多的水更是加速下課

結論就是寒帶車加寒帶機油在寒帶環境駕駛就可符合原廠規範
「独裁者は出現させる側により多くの責任がある。積極的に支持しなくても、黙って見ていれば同罪だ……」
ywwr wrote:
高溫加上高濕度,都是機油提早下課的原因
加了高氫值汽油燃燒後產生更多的水更是加速下課
結論就是寒帶車加寒帶機油在寒帶環境駕駛就可符合原廠規範

比撒哈拉沙漠還熱、比亞馬遜雨林還濕?有多少地方會符合這種條件?!

現在車,都是一個設計賣全球了,誰還要搞什麼寒帶專用?
我都2萬換油,現在15萬
但我用的機油都確認是原廠機油,非水貨
等20萬再來回報換引擎了沒~
歐系車大部分保養週期會落在10000KM或1年,甚至有些是到15000KM的~
個人想法就跟液晶電視某些二.三線廠牌只保固一年,有些一線廠牌保固三年同樣道理~
那就是廠商對他們自己產品的信心程度~
既然原廠敢說15000KM或1年再保養,那就是原廠對產品的信心~
只不過現在很多日系車也都10000KM保養一次了,但還真的是有些廠牌的車是5000KM保養一次~
當然這些車廠的想法咱們消費者就不得而知了~
台灣是全世界環境最嚴苛

夏天溫度到150度

冬天零下80度

開門 能見度0
滿臉都霧霾

濕度100%

路面品質,連WRC都不敢來參賽

每天都7級以上地震
我的2006passat,3萬公里前7500保養,3萬公里後都依原廠修改每1萬5保養,目前里程21萬多,引擎一樣有力順暢,唯一要記得使用符合long life lll的機油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