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禮讓打方向燈的車嗎?

與其講台灣人不讓車,怎麼不講台灣人普遍都是方向燈一打車頭馬上一偏就要卡位逼別人讓路

power802762 wrote:
回台灣這二週
開車時感受到駕駛們彼此不友善
從路邊停車要出來卻沒車要禮讓,等3個紅綠燈快3分鐘,看著車來又走車又來,明知道前面要變紅等了也不讓路邊車出來到道路上,最後必須抓緊時間開車出來
或者在沒有待轉號誌的道路上,打著方向燈對向車根本不會禮讓,必須等到紅燈時趕緊左轉過去,然後等待時後面就塞一排車導致有些後車直接違規開到機車道或路旁才能超車
單純一個不禮讓(恕刪)

路邊起步的車要讓直行車先走,左轉車也要讓直行車先走,這在交通法規上是有規定的。你有台灣的駕照卻不懂台灣的交通規則,還是回去澳洲開車好了,不要在台灣開免得只會怪別人自私。
開車有二十年
其實還是有些微感受到社會的進步
以前打了方向燈還要用擠的
現在即便沒有很快的有空間出來
等幾輛車總是會有
不過北中南還是有差異
澳洲有去過
真的是有禮讓行人
明明整條路就他一輛車
我們一行人讓他先過彼此都方便
他老兄偏一定要先讓我們一團人拖著行李慢悠悠的在他眼前走過作好國際外交
現在路上禮讓行人不時會浮現這段回憶
個人開車經驗
只要打方向燈邊放慢速度
大部分的車都會禮讓

個人做法
車身原本在我車頭前面的
我就會讓
加速衝到前面再打方向燈切進來的
不但絕對不讓
如果是排隊下交流道
還會送他一張插隊的罰單



照規矩來,轉彎前多久先打,我會讓

而且自己什麼時候要轉彎了應該都會知道,該提早轉入準備轉彎的車道,就認命點來排隊

如果不想排隊,只想到了打個方向燈就想從內側切到外側,或是外側切到內側,那你慢慢等吧

不只關門,還順便跟後車保持安全距離,以免有車突然插進來導致車禍。
其實為何不讓? 源頭在插隊使人不愉悅,學習下來的認知,不能讓,插隊會有更多人插隊,後方的人會覺得我慢? 不該讓插隊的人進來??


源頭就是插隊,亂插隊才是台灣交通亂象。
減速/車身變換方向前就先打方向燈的會讓
莫名減速亂偏都看出你想亂來了才要補打
甚至被喇叭了才要打方向燈的才不讓
人生不差那幾秒,但能讓想偷雞的慢幾秒就是爽

還有越擁擠的環境下人就越暴躁
非假日去南二高or花東開車
大家都會讓
很多台北鳥籠的狀況不適用全台的

啊還有把那該死的前擋隔熱紙撕掉
禮讓對向情況會好很多

power802762 wrote:
純屬意見調查本人在...(恕刪)


更重要的事
你接受禮讓時,會打 雙方向燈 回敬(謝)嗎?
看情況,跟方向燈沒關係

有些開的白目的,有打也不會讓

有些開的有觀念的,打不打對我也沒影響

有些怕被檢舉的,為了打為打,我看了也是挺好笑的


我不是臺灣人,長年在澳洲生活,經常去臺灣,也在臺灣開過車,雖然更多是坐車。

兩地對於路權的規定是一樣的,例如直行車有路權、輔路要讓主路等等。恕我明言,樓主對路權的理解有些不大對勁。澳洲比較會禮讓不錯,但那個罵你不禮讓的人是沒有依據的,需要讓行的依然是他,除非有一種情況,那就是兩綫道合併成一個綫道,且兩車均不需要跨過虛綫就可完成併綫(所謂的zip merge,鏈條式併綫),此時路權相等,依序合併。如果其中一台車需要跨過虛綫才能完成併綫,那麽該車依然需要讓行,這種情況下他罵你是沒有依據的。

兩地開車的人態度很不同,一大部分原因是臺灣部分道路的設計不合理,以及大家都很趕,導致違規行車或停車的現象較多,但我的個人經驗是,在臺灣做一個循規蹈矩、有禮貌的好駕駛,依然可以將車在合理的時間内平穩地駛達目的地。馬路上的潛在風險跟澳洲的道路相比起來沒有本質的不同,只是數量多寡而以;大家的駕駛習慣也沒有本質的不同,只是程度輕重而已。

禮讓的基礎就是在不太麻煩自身以及其他車輛的情況下給予別人一些方便,而不是對路權的全盤否定。像一位大大說的那樣,如果只是需要松油門,那就讓一讓,如果需要特別刹車甚至停車,那麽非常不建議。樓主描述的直行車給左轉車讓行就是對路權的理解不對了,凴什麽直行車要特地停下來讓你?即使在澳洲,直行車這樣做,後面的車也是會按喇叭的。

在沒有左轉號志的路口,趁綠燈時駛入路口等待一個空位,就算對面車一直沒有空檔,總會有紅燈的時候,你就可以左轉了。這已經是一個安全、合理、符合交通規則的做法,在我看來沒什麽不妥,沒有必要埋怨對面直行車。

有沒有必要因此說臺灣不好?
要我讓的條件

1.他老兄打得夠久
2.不是禁止超車的線


因為台灣很多人沒禮貌的打了就秒切/打了硬擠
衍生出習慣不爽讓人過~~!!

就法規來說直行車路權也比較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