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保險桿有內鐵,撞擊結果會有差別嗎?


ie875124 wrote:
昨天在我家門口發生...(恕刪)


有內鐵只是把力量平均化到較大面積去了。不是單一個位置點。

結論會凹還是會凹。
ie875124 wrote:
昨天在我家門口發生...(恕刪)

影片貨車有煞車喔,第一次不確定有沒有撞到,但車速有明顯下降,第二次確定有撞擊


年前下班路上很倒楣的被推撞,後車無煞車
看圖說故事吧














ie875124 wrote:
.....如果前車是一台歐洲進口車,例如 Volvo。 車體鋼性比較好,今天上拖吊車的會是那台貨車嗎?...(恕刪)


依據所附影片和所謂被撞移動2公尺,我猜就算Volvo,後輪拱空間也有可能被撞變形了? 反正尾燈碎了,一樣要上拖車。

不過Toyota的 C柱在照片中看來潰折,令人擔心國產的乘客艙用料剛性。
有沒有是有差的,
而且不是有就好,要有足夠強度,卻又不能比車體本身強。
日系車輛車頭與車尾設計潰縮係數高,所以前後鋼樑都比較薄。
這樣的好處是車內受到的撞擊力道會比較小,
德國車受撞擊頭尾潰縮係數比較低,前後鋼樑自然比較厚。
但車內人員受到衝擊的力道會比較大。
車內人員受到衝擊一般人沒有差,對於老人小孩就有差。
因為潰縮係數高小撞就要大修了。
偷工減料不在討論範圍內。
ie875124 wrote:
昨天在我家門口發生...(恕刪)
主要是我覺得市區一般道路汽車不容易以80公里高速行駛,這車禍的車速應該是連50公里不到,卻連C柱都變形。

之前在基隆的小路上看到一台後座乘客區完全潰縮,只剩B柱了。如果那後座有人坐,一定傷亡。

一般開車,後座有坐人的機率比較低,汽車設計是不是比較不重視後車追撞的防護?

ie875124 wrote:
昨天在我家門口發生...(恕刪)


要看是多大的撞擊
以及後車撞擊時的速度

內鐵終究還是支架成份居多
要真的擋住撞擊...

美國隊長的神盾都還會彈開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