麋鹿測試是實驗室測試還是土炮測試? 測什麼系統?

Gprs wrote:
基本上,麋鹿測試沒啥(恕刪)


你有實際看過FIT 跟SWIFT的km77測試影片嗎?
還是你沒弄懂什麼方式叫通過
是要完全沒碰錐才通過喔!
FIT是80km通過85已經掃倒一堆三角錐了
SWIFT是77Km通過
史上只有一台是85KM通過是1999有法式底盤黑科技的xantia activa

而且這個測試本來跟賽道能力就不是完全正比
這是測底盤加上ESP時高速閃避的車身動態極限能力
是比較像用路人道路行駛時遇到突發事件急拉方向盤時的車輛受控極限時速

基本上跟下賽道時的能力是比較沒有正相關的
所以麋鹿測試跟操控性是無法完全畫上等號沒錯
對啊!他跟本不懂什麼是糜鹿測試只是一股腦的講屁話
連基本資料都不查,單純的鍵盤上的幹話手,人說的嘴炮王。
還提什麼賽車、比賽!媽啊!把道路當賽道勒!真的是鍵盤出一張嘴!

上面的留言也是誇張,km77就是要用市售車配的來測,一般人誰跟你在那改底盤改懸吊
改東改西的,根本沒去了解人家在測什麼,用什麼測都只出一張嘴在那亂掰,
笑死我了!沒看過自取其辱的還那麼多人。
理論上 xantia辦得到的,在後繼的C5也辦得到,很可惜三年前停產了
不用到C5,N7搭配的底盤也很Q,不管是206,207,308MK1,Xsara,C4,
當然Xsara會是N7系列當中,底盤最優異.

為了過麋鹿, Mercedes w168原廠把懸吊改硬,反而失去駕駛樂趣

底盤這種東西,麋鹿是一個參考,重點是自己帶家人試程,跑幾段山路跟高速,好的底盤在過彎提供舒服的韻律而不晃動。
看比較有名機構測出來的比較準吧
麋鹿測試從擺椎的位置, 到駕駛的操作
充滿一系列車以外的變數

要完美走線, 進入時必須離椎越近越好
在駕駛座你要怎麼控制到每次都只有一公分?
轉向時機和力道對後面的影響就更大了
因此他辦到不代表別人能辦到
他辦不到也不代表別人辦不到
同一台車同一個人, 你叫他同個速度過
他還不見得開的出來
實驗室裡最重要的可重複性
在變數滿天飛的麋鹿測試中完全不存在

通過速度我是持保留態度啦
但如果測到快翻的車...
這個我信, 千萬不要買!
chenchu0322 wrote:
你有實際看過FIT (恕刪)


你沒搞清楚重點
這個測試最大的問題,在於丟入不同等級的input,麋鹿測試會送出相近的output


看到沒,就算是用你講的FIT 80kph(85kph只掃到最後面的障礙錐)

得到的結果還是跟R8一樣,跟麥拉倫的570S與保時捷只差時速1

R8跟570S還是中置引擎配上跑車級輪胎,結果在你講的"底盤加上ESP時高速閃避的車身動態極限能力"這點竟然跟FIT同等級!!

那請問到底是底盤輸人還是ESP設定輸人? 可以讓一台造價千萬的跑車得到跟60萬搭配經濟胎的FIT同結果呢?

如果你要說是原廠設定讓這些千萬跑車的後軸比較靈活,那請問當狀況發生的時候你真心相信FIT的閃避能力跟R8、麥拉倫570S與保時捷同等級嗎?
hunguser wrote:
https://youtu...(恕刪)


看到影片中說到這個部分

好奇這可以算是操控表現不佳的理由嗎?畢竟同級的X-Trail在麋鹿測試中表現相當不錯(80KM通過)

同時在越野表現上表現也相當不俗

所以感覺為了提升越野能力而犧牲操控這點好像說不通
你還是沒搞清楚重點
R8跟570S還是中置引擎配上跑車級輪胎,結果在你講的"底盤加上ESP時高速閃避的車身動態極限能力"這點竟然跟FIT同等級!!
這沒有甚麼問題...

高速閃避的車身動態極限能力跟造價多少錢本來就不是有絕對的相關
因為就算造價千萬的跑車,它也仍需遵循物理力的定律
不然你以為新聞一天到晚失控打滑的千萬超跑怎麼來的..
而且你認為80KM跟81KM只差時速1好像用嘴巴說說很容易

事實上大如豐田世界第一的車廠目前尚無任何市售車能有以80KM或以上過彎不掃到任何椎的車種受測成功影片
最接近的86也是80KM輕微的掃到三角錐

這測試就像上面15樓說的
成績好的其實可以持保留態度或是成績相近的都有商確空間
但成績很差的那個一定不要買

至於你說是否真心相信FIT的閃避能力跟R8、麥拉倫570S與保時捷同等級嗎?
小車底盤的靈活度,
如果你有在山路開個馬力至少大100匹價格貴超過150萬的車被法系的小車遠遠甩在後面
你一定不會懷疑小車的靈活度
chenchu0322 wrote:
這測試就像上面15樓說的
成績好的其實可以持保留態度或是成績相近的都有商確空間
但成績很差的那個一定不要買


你打這段話的時候不就承認這項測試的一致性不穩定了

不就我前面講的,"麋鹿測試最大的問題就是丟進不同等級的INPUT,有可能得到相近的OUTPUT"

chenchu0322 wrote:
而且你認為80KM跟81KM只差時速1好像用嘴巴說說很容易


我就問你這項測試對於速度的差異指標到底在哪裡?
如果速度差1可是很厲害的差異,那FIT跟SWIFT差異到3是不是可以解釋成SWIFT廢到爆?

如果連結果的指標都這麼含糊,那判定的標準在哪裡?

chenchu0322 wrote:
高速閃避的車身動態極限能力跟造價多少錢本來就不是有絕對的相關
因為就算造價千萬的跑車,它也仍需遵循物理力的定律
不然你以為新聞一天到晚失控打滑的千萬超跑怎麼來的..


全部用一句"遵循物理力的定律"這也太含糊
你要談物理,那你就明確說是那些差異造成FIT可以達到超跑的成績而SWIFT不行呢?

而且超跑會失控打滑也是在不對的時間做不對的選擇,比方說超速
這要硬閃避能力也太牽強

chenchu0322 wrote:
至於你說是否真心相信FIT的閃避能力跟R8、麥拉倫570S與保時捷同等級嗎?
小車底盤的靈活度,
如果你有在山路開個馬力至少大100匹價格貴超過150萬的車被法系的小車遠遠甩在後面
你一定不會懷疑小車的靈活度


你就回答嘛,同樣時速八十進行閃避,你覺得FIT閃避的能力會跟R8、570S、911一樣嗎?
而且你用靈活度這詞也很奇怪,這詞本身是抽象的
談底盤綜合實力時是談側向G力,我就明白告訴你麋鹿測試頂多0.6~0.7G
太多車子超過這極限而麋鹿測試試不出來,連M5/M2都有1.0G的水準
如果側向G力有1.0的車輛卻反應出跟0.6G實力車子同樣水準甚至水準更差
那就表示這項測試有嚴重瑕疵與漏洞存在

同時這測試要求的是不減速進行閃避,這也違反閃避的原則與ESP做動的極限
而轉向會造成減速,這項試驗連第二次閃避的進彎速度都不一致了
大家也只有進第一次閃避的速度相等
你又怎麼能說第二次閃避時大家的水準相當
第二次閃避會撞到障礙錐的搞不好根本就是滑行能力太好而進灣太快而已
如果正常反應是輕微帶煞車進入閃避,那ESP的利用與輪胎使用極限被考慮在內,那這試驗結果就被推翻


你還是解釋一下麋鹿測試對於哪幾個底盤跟ESP的物理要素影響說明比較要緊
一句"按照物理極限"實在是太含糊了
要談就談實際物理參數跟底盤設定與後續造成的物理影響,數據數字丟出來
Gprs wrote:
你打這段話的時候不就(恕刪)


總之你如果不相信你就作出比人家專業的測試來看看
而不是在這裡打打嘴砲
你聽不進的就是含糊抽像不然就太遷強
那你說的
Gprs wrote:
我就明白告訴你麋鹿測試頂多0.6~0.7G


你又能提出甚麼測試來佐證嗎??

這種測試本來就是非官方的測試
隨人解讀
但自己甚麼測試都沒作過只會一昧的貶低
還不如你去弄台R8或是麥拉倫570S跟FIT來測試看看
再來告訴大家這測試是有問題的
不然如12樓所說的就是打打嘴砲去質疑人家實際有測試的東西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