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迷 wrote:
攻擊理由1, [車價(恕刪)
愛國是好事~我也認同很多26假冒來搗亂國內各社群輿論
網軍能否鬥倒一間企業影響銷量? 答案是可以的... 太多例子
這就跟政客說人民會做正確的選擇一樣道理
看似正確 實則幹話
50年代年波蘭心理學家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s從眾心理試驗就可以解釋
大家都知道
日本人專精研發 不懂行銷 對突發狀況的應對毫無能力
韓國人慣走捷徑 善於算計 壓迫世代並以世界第一為終身目標
台灣人善於行銷 好使聰明 但短視近利對群體概念偏低
但我會不會買納牌
答案是一定不會 而且是這個集團的車我都不會買
我可以接受油耗差 妥善率不夠好 外型普通 車價不低
照理說 車價差不多下 做為新的自主品牌
可以給比別人好的安全配備
更好的內裝質感
友善的保固條件
品質更好的物料供應
只可惜都沒有 一直要等到賣不好才肯端牛肉
那既然都沒有 你是不是自主品牌對我就不重要了
更何況
我也無法接受10年無大改 拔東偷西的陋習 能拖就拖的官僚企業文化 車價也無回饋
讓人感覺 台灣只是一個墊腳石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