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hsueh322850 wrote:
汽車重工本來台灣就沒...(恕刪)
人才絕對有! 只是沒有相對的薪資,
韓國人知道車體外觀設計要找歐洲高手,山寨感完全消失..
錢花在對的地方,絕對有起色
donhsueh322850 wrote:
汽車重工本來台灣就沒人材,引擎,變速箱專利又多
政府美其名是保護,但實質卻沒有真正下去扶植起來
光靠裕隆單打獨鬥很難! 過去的飛羚,現在的納智捷,裕隆真的不容易
吉利背后有政府撐腰所以把volvo買下,特斯拉美國政府補助超過1000億台幣
裕隆現在有鴻海幫忙,或許能有一線轉機
(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