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雇失敗!奧迪真的沒人才難怪銷售節節敗退,三好加一好!

kane8671 wrote:
既然給員工購車這麼大的優惠卻又不簽禁止短期轉讓合約


去年4月被公司告知因轉賣員工內購車輛,違反契約


國際大廠運作百年有可能沒簽?

法官無視雙方契約, 愛怎麽認定就怎麽認定?
jcyao
一樓貼文虛線前的一段不是寫了,法官認為雙方契約並無違反法規,而是對曠職有意見。公司既然把人調職,怎還可以讓該員回到原地打卡處理原工作。一開始就付資遣費和預告期什麼事就沒了
maya95
沒看清楚. 轉賣二台車部分還在打官司.
哪家公司老闆會這種
誠信、人格有問題
靠公司規章漏洞貪求小利之人
繼續坐在財務、會計長位置?
不踢出去,哪天公司被賣了都不知道
看~月薪都達14萬了~~還在貪這小錢~~光是年薪就破2百萬了~
在想什麼啊!
就算是要賺點小錢,也要先講好多久以後過戶,先簽"讓渡書"啊!
連這點小技巧都不會,做事太失敗了~~
這做事的方式太差了,我是老闆都不想請他了~~

貪這點福利,把自已搞臭~~以後那家公司敢要你~~
就現況看來,這也只能養你到年底了~
D.Mole
買A7價差186萬,轉個手年薪就到手怎麼會是小錢呢
說不定員工價還是用公司錢買的
這副德性要好好追是否有挪用公款
....不當得利...直接開除啊
調職個鳥

降職也是有問題的....
可以降,但也要員工同意(通常不會同意,薪水就少了啊)

調職也是有問題
一樣...員工也要同意
不同意就是資遣

簡單的例子
你研發經理...調你去當業務經理...不行吧
降你去當研發工程師...願意嗎?

這個員工有問題
不是資遣,就是開除..要不然記過扣獎金...不能動到本薪
沒有調來降去的玩法
aa11zzxx
能領到月薪14萬,在公司的資歷搞不好20~30年,資遣費高到嚇人,當然是能轉調逼退就轉調逼退。
jcyao
資遣費以新制算,也還不到那台A7的價。轉調逼退是唬不懂法的人,自已退了就是公司賺到。若不退,撐在公司的月薪照領,除非有一擊必殺的證明員工有違法可開除,否則最後也是要乖乖付資遣費。
小保羅155 wrote:
奧迪福斯汽車公司陳姓(恕刪)


沒簽內部員工產品轉售禁止或相關規定契約

心臟真大
如果公司有明文規定的話員工還這樣做,那就是員工個人操守問題,只是違規而轉調職務應該是很多公司也都會這樣吧!降職等或轉單位都很正常,要用各種方式逼員工離職也是很多公司也會做的事,只是這名員工不能接受而已
大鼻
勞基法有這條喔!長知識了🙏
Hi派
所謂的「調職5原則」。
公司規定,勞資糾紛,知法玩法,心態可議。文末的附註,就離題了
「2019年12月9日以員工價155萬元購入市價341萬元的奧迪A7」

原來A7在台灣的成本比155萬還要低啊......
yuanchih wrote:
天啊......A7是賣一台賺一台的概念。


是不是賣一台賺一台,我是不清楚!
不過進口車價爆貴,車商跟無腦鄉民總是帶風向說因為「關稅、貨物稅」,
這一聽也知道在唬爛~

國內有些非豪華品牌,一樣是從歐洲進口,
在臺灣的賣價跟在歐洲當地相去不遠。

但國內有些所謂的豪華品牌,
部分車型明明在歐洲當地賣得比前述品牌車型來得便宜,
進來的規格也沒比前述車型要打更多稅,進臺灣就硬是要貴上幾十萬?
難不成有「豪華品牌稅」?

所以老一輩人才會說:台灣人最會吃台灣人!
走到全世界哪都一樣,更何況在自己地盤~
yuanchih
為了豪華品牌的尊榮就得付出更多的銀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