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樂觀 wrote:其實自己車開久了,那(恕刪) 其實你這個問題,跟"過窄巷"是同一個道理!大部分人的重點,永遠都在注意跟擔心~"看不到的右邊"(車頭)但其實,真正的老鳥,只需要注意....看得很清楚,很明確的 "左邊"(你對右邊的注意力跟緊張感,就會從八成降至三成以下)因為每輛車的高矮胖瘦都是固定的!不可能會變的~縮小並抓好左邊的距離,就幾乎等於,確保跟放大完全不必去擔心的右邊!能仔細體會這個"等距"的概念才是真正邁向老手的決勝點~
開久了就習慣了在我開車的年代連倒車雷達都沒有,還不用想有鏡頭,環景,判斷自己有沒有停好車的第一個條件就是:『來來來,不要怕,撞到有聲音。』剛開始學停車都是半個身子掛在窗外,慢慢看,慢慢退,撞到有聲音就踩煞車。久而久之就對自己車子的長寬尺寸特別有感覺我是建議,沒辦法路邊停車的,先搞清楚自己車身的尺寸還有去學習一下怎麼從後照鏡知道方向盤轉多少圈可以進去
每台車頭又不一樣長,每個人坐姿和高度又不一樣,尾巴倒進去時,下來看看右前保險桿角跟前面車子 的左後保險桿角距離多少,然後再上車依照平時開車的姿勢坐定,看看距離有多遠,就能大概知道多遠了....有的人習慣坐得比較高看到引擎蓋,這樣比較好抓距離.....有人坐得比較後面比較低,完全看不到引擎蓋,完全憑感覺...開車是依照自己開的車習慣去抓感覺,死背是沒用的..
抓自己的參考點。每台車都不一樣,每個人坐的位置也不一樣,所以要抓自己的參考點。我一般是看旁邊車尾對齊後窗中間,就右轉打死轉進去,你可以用簽字筆在窗戶做註記。然後看左後輪進格線,就左轉打死進格位。開槍都要用準星瞄準,開車當然也要有參考點輔助。那些什麼抓空間感、距離感都是自我感覺良好,開車要求萬無一失,靠感覺是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