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Auto Hold:
後輩從未說使用它會危險,
但聽到的案例可能和它有關。
前面基本上說,車輛已經停下了,右腳基本有二個選項,踩煞車和不踩煞車。
後輩從未說不踩煞車一定會有事故,「一旦有異樣」,就看駕駛搶得是否夠快。我沒遇到過,因為自動跟車停下來的距離說長不長、說短可能真的讓事故駕駛措「腳」不及。
後輩建議車子已經停下來、等前車繼續往前開之前,或是紅燈看得到讀秒,與其需要擔心異常、或必須在事故前搶快下「腳」,乾脆右腳就踩在煞車上,一樣是前車走、踩油門就繼續跟車。許多先進之前認為「踩煞車會解除跟車」,實際上,是行進中踩煞車會解除跟車,後輩建議的條件下踩煞車不會解除跟車。
「停下後,踩煞車」,不僅不是麻煩事,還能避開麻煩事,是我的理由。
2. 關於ACC跟車:
使用ACC,即便有人第一次就上手,後輩沒有辦法。
行進中,半速域ACC,右腳也是放地板、懸煞車上方,最後選定(輕)踩油門可以維持最好反應、右腳也舒適。
半速域ACC沒辦法跟停,不知道大家的停車方式。使用全速域ACC第二天,便詢問為何駕駛不踩下煞車,又提昇安全、又不妨礙跟車的便利性。
使用ACC,後輩還是照顧車輛的動態,一樣眼觀四面,行進時腳踩著油門,如果有意踩深油門跟緊前車,一鬆腳,ACC也能馬上發揮拉出距離,ACC會加油和會煞車的效能都有發揮和注意。現在停下時也踩下煞車,都不影響ACC的效益。
同樣在下雨天使用ACC,後輩也不是閉眼睛開車,只是利用雷達看得比眼睛遠的好處。假若把車輛打滑簡化是速度的問題,在下雨天仍然設定120便是和安全過不去。儀器會失靈,所以後輩也沒有完全倚賴。觀察雨天中駕駛開霧燈的還是少數,我看、雷達看、攝影鏡頭也看,是幫忙、沒有完全交給ACC。有在大車旁邊停過的經驗就知道,氣桶洩氣的擾動,也可以讓感應器嗶二聲。讀說明書是好事,寫不建議在塞車路段使用、駕駛就輸了。寫駕駛負完全責任,是車廠撇責、本也就是駕駛責任。後輩是大膽在雨天使用ACC?沒有,只是更小心讓ACC發揮輔助功能。後輩知道先進都是一身功夫,因此也沒有在雨中使用ACC這件事上做推薦。
也補充寫下使用ACC的比例,從匝道進入主線道~500公尺,到下匝道前~2000公尺,中間全程使用「半速域」ACC,也有速度驟降、也有速度降到~50以下,都「撐著」判斷可以不踩煞車。
多說一句,腳踩油門、遇到車速驟降,和腳踩地板、遇到車速驟降,也許是不同體驗。所以也是推薦開ACC行進時右腳(輕)踩在油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