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rite wrote:
難道都沒人認為國內對時速錶的準確率標準有問題嗎?如果全原廠新車表速110,但是實際只有95卻被開罰單,這樣有問題的或許不該全部歸咎駕駛人,政府制訂的度衡量標準公式也該檢討,能讓誤差這麼大的車合格出廠。
車廠時速表低於實際速率的設計原因是,
避免駕駛因為駕車超速,
收到違規罰單。
一般原廠表速與實際速度誤差約在10公里內,
警方實務上超速誤差值設定10公里為原則,
所以很多駕駛人都會把錶速再加10公里開。
高公局宣導內側車道是超車使用,
如果必須駕駛在內側車道,
請駕駛人以最高速限行駛,
法院許多判決也認同內側車道至少車速要達100公里以上,
假設表速跑110公里,
實際速度應該會超過100公里以上,
目前還沒有任何檢驗報告原廠速率表110公里,
實測低於100公里以下的實例,
表示表速與實際速率誤差值在10公里內都屬許可範圍,
現行度衡量標準公式不是不能檢討,
但是在沒有實證測試下,
檢討是否有必要性與可行性?
如果只是幫烏龜車解套,
就大可不必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