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撞車是害命還是救命?以前沒緩撞車,十年奪走43條人命

雖然標題的確略為模糊,但文章也寫明了是施工人員…

但一堆人可能真的看不了長篇文章,只會看完標題後就急著留言。
goalie
標題殺人法
davis0725
『“沒緩撞車”年代十年奪走四十三條人命』,看不出標題有何問題
沒緩衝車施工人員很危險...
沒緩撞車時代 => 三角錐是一公里前就開始擺
有緩撞車時代 => 三角錐就擺個意思意思,就算第一台車閃過了,後面跟上來的可能已經來不及反應,或是旁邊車道有車沒得閃,也是很危險的
blueled
每公里三角錐還要標明前有三角錐請注意
不怕是騙人的
看得到三角錐,但看不到緩撞車嗎?
alex1497 wrote:
沒緩撞車時代 => 三角錐是一公里前就開始擺
有緩撞車時代 => 三角錐就擺個意思意思,就算第一台車閃過了,後面跟上來的可能已經來不及反應,或是旁邊車道有車沒得閃,也是很危險的


收三角錐時,三寶衝進來撞緩撞車
施工人員暴露在三寶的危險之下
alex1497 wrote:
沒緩撞車時代 => ...(恕刪)

所以交通錐是從天掉下來的?
連一條路直直開都會出事,汽車比重機更恐怖吧。
這問題就很好玩了

1.大家的角度是工程人員?還是用路人?

2.你會管路邊工地裡面人員安全?還是管自己走在路上會不會被該工地掉落物砸到?

以用路人角度來說,應該是施工單位優先保障路人,其次自己
就像工地施工前,該做的圍籬,人行道防護都得做好

總不會出事和路人講"自己走路不看路,看到施工不會閃遠點"

在平面道路沒有妥善保護保護好行人,工程單位幾乎都要賠的,就國道特殊些

以用路人角度我是保持以上看法



以有點同理心的角度
高公局應該主動研討修正施工SOP
甚至委請工研院研發一些更妥善的保護設備
不是坐著等國外開發才買進,或是把事情外包出去就當沒事

三角錐也是能像掃地機器人一樣自走的...
搞不好要低速排一排跟著工程車低速巡邏都有可能
光是民用跟隨型的自走設備都不知道出來幾年了

这是安全锥?不!这是"宁波智造"机器人 "秒"到事故还能封道

有時不想推大陸的東西,但偏偏人家都在玩這些玩意


時代在進步,不要都想著要人工....
錢花下去就有了
CcCManCcC
getyou 所以我才說砸錢就對了,而且其實不會不切實際,防撞車被撞了要更多人力去回收。風吹日曬外面一堆設備得吹得曬,一種可以設計一個箱體自己回到箱內,另外就是用車子回收,滑軌自己上下車
CcCManCcC
sunland 我只能說人人都會是三寶,相信每個人只要開車10年以上,應該都有國道差點打瞌睡的經歷,這些都是三寶的一種,因為那種狀況等同喪失一半判斷力
這種會去撞緩撞車的四輪素質居然能上國道

是在車上打砲嗎

怎麼可能!?

就是因為二輪素質低落才不能上國道

四輪素質這麼高,怎麼可能會出事
把輔助駕駛當作自動駕駛的垃圾人真的可以去死一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