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T字路口待撞區,要如何教小孩遵守法規呢?安全與法規2難

hpvs19 wrote:
那麼你覺得該如何規劃...(恕刪)


我的規劃在8樓已經有說了哦
路人39 wrote:
街景我看過了你就乾脆...(恕刪)


那個路口的內線與中線都可以左轉,並且有左轉延伸道,
紅燈時,汽機車都在停止線等待,不會壓黃線,
綠燈時會先亮直行綠燈,機車可以往前先在左轉延伸道等待,不會壓在黃線上,
在原本汽車延伸道的前方空出機車左轉待轉區等待左轉綠燈,
可以看我在8樓第一張圖的紅色框框就是示意增加的機車左轉待轉區。
fctsai wrote:
那個路口的內線與中線都可以左轉,並且有左轉延伸道,
紅燈時,汽機車都在停止線等待,不會壓黃線,
綠燈時會先亮直行綠燈,機車可以往前先在左轉延伸道等待,不會壓在黃線上,
在原本汽車延伸道的前方空出機車左轉待轉區等待左轉綠燈,
可以看我在8樓第一張圖的紅色框框就是示意增加的機車左轉待轉區。

你忘了中線也可以直行
延伸道只有內線有
匝道下來不左轉的汽車會走中線
你卻要機車往前走到延伸道
不知道這樣很危險嗎?
只是把待撞區從路邊改到中間罷了
fctsai wrote:
我的規劃在8樓已經有說了哦

你有考慮台灣駕駛的習慣嗎?

有縫就鑽、死拼命往前當第一個、一次橫跨兩車道左轉...


你兒子是騎單車、騎單車!!

你要他現在就用自行車當機車用?

奉勸你還是要他推著自行車在斑馬線走還比較安全
路人39 wrote:
你忘了中線也可以直行...(恕刪)


那邊的左轉需求量非常的大,內2線都是左轉車輛在排隊,
閘道下來直行的會走外線,並不會有您說的那個問題,
當然在道路上哪有不會有危險的,怎麼說都有一定的風險,
但是比起要求民眾遵守法規的繞行,或是那個風險比較小,
現在沒有看到問題,是因為那個待轉區的槽化線是100%機車直行,也就是沒人遵守法規走,
要不就限制檢舉,這種有限空間的T字路口的槽化線,檢舉魔人無效,
檢舉魔人如果在那邊待1天,鐵定市庫滿滿,市長感謝您。
hpvs19 wrote:
你有考慮台灣駕駛的習...(恕刪)


就是現在習慣不好,所以自己有機會才要教育下一代,遵守法規,有所改變,
自行車也是機慢車,自行車就不要遵守交通規則嗎?
騎人行道,新竹的人行道沒有台北平攤,而且騎人行道也是違法,
直行到斑馬線也是需要先繞過槽化線與待轉差不多。
hpvs19
我說的是"推",有很難懂嗎?
hpvs19
早有多例,國中生騎單車橫衝直撞造成意外! 有車就搭、沒車走路,慣養小孩只會養出三寶!
日前才經過一右轉車道,號誌燈立在停止線前一段處,設立的位置很棒,開車停在線前,駕駛完全看不到燈號,因為它在你的後上方。一般的路口可以看前方的號誌燈,但是該處為右轉道,前方只有車道,無號誌燈。當時心想,見鬼了,設這個號誌燈給誰看?
T字路口,待轉格應畫成斜的
機車停等時 車頭朝原先前進方向 向左45度
如此待轉區就可以畫成 偏狹長的平行四邊形
可以延伸到比較接近 紅燈停等線這邊,就不需要槽化線提前提醒
fctsai wrote:
那邊的左轉需求量非常的大,內2線都是左轉車輛在排隊,
閘道下來直行的會走外線,並不會有您說的那個問題,
當然在道路上哪有不會有危險的,怎麼說都有一定的風險,
但是比起要求民眾遵守法規的繞行,或是那個風險比較小,
現在沒有看到問題,是因為那個待轉區的槽化線是100%機車直行,也就是沒人遵守法規走,

很多人都說官員很爛,很笨, 不會想
但事實是當你坐上了那個位置你就知道其實沒有你想像的簡單
你說左轉需求量大, 再大也不是100%
只要有個一兩個車禍, 上面的怪罪下來, 官員們就要想辦法處理防治
你自己也知道道路上一定有風險, 那你會計算風險嗎?
你說你沒有看到問題, 是完全看不到, 還是剛好你看不到?
做個模擬, 或是寫個風險評估報告書來看看?
長期觀察當下路口汽車車流動向狀況, 機車車流動向狀況
各數據百分比, 納入白天夜晚尖峰與離峰, 違規比例, 民眾習慣考量等等
不是你我這樣三言兩語就決定的
政府要做的, 是守護每一個用路人的安全, 選擇風險最小的去做
不是依大多數人的需求方便去改
現階段這樣做, 就是因為風險最小
而我前面講的方法, 就是風險要更小那就是幾乎等於零了
君不見底下有人留言也剛好用我講的方法在走?
你必須要去證明你的方法風險比現行的還要小才行

忘了說
新竹市我因為工作租房住了10年
那邊的人文習慣我很清楚.....
路幅不夠的機車左彎待轉區前槽化線設置立意良好,不過這有個大前提是給懂交通規則的人看的,台灣雖然教育普及,路上個個是大學生,但是交通文盲一堆,看的懂交通號誌、標誌、標線的沒幾個,再好的設計,在台灣這種交通原始人的環境下都是白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