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重新依每公里路段重新檢討,紅線、黃線、停車格的比例原則。黃線才能是真正能讓駕駛人停車上下人和貨。現行往往連綿數公里路段內全是紅線,捷運站怎麼接人?商家怎麼卸貨?怎麼去超商取貨?真的台北人就知道,大多數路段,政府把原本的黃線改成紅線和停車格收費賺錢,導致黃線越來越少。駕駛人被迫只能在紅線違規臨停,讓民眾檢舉違停增加收入,激發民怨駕駛人抗議不合理,政府變相默許 違規停車。現在政府改回來(紅線變黃線),只是還原而已。
台北市的確有些地方的線色該檢討例如中山北路往台北 快到民權東路交叉口前的黃線這裡根本不應該有黃線出現車流多時只要有人臨停馬上塞整條過了路口後 對面同樣的路型卻是紅線或許其它地方也有紅線調整成黃線或白線的空間但理由不應該是逼駕駛違停這種智缺言論自己選擇開車上路就尊重道路規則很難嗎詐騙集團成員要不要也說是被低薪逼的?
檢舉魔人愛找碴 wrote:增設黃線不如評估合適地點增設停車格不怕付錢,只怕願意付錢還是沒地方停 幾個月前我發現新店三民路整條街道, 只有停車位,沒有黃線.當所有停車位都有停車時, 還是沒有黃線可放人之處.其實, 如果你想調查局這邊停車放人, 新店高中這邊有停車位,你真要在新店高中放人 ?
考驗一下行政官僚和市議員市政府全部的交通罰單收入拿一定比例做為議員研究費看看屆時抓交通違規件數會不會增加【黃線可臨停路段的配套】起點和末端架設科技執法設備除了大家公平使用三分鐘(官、議、民可討論增加或減少分鐘數)其他交通違規、刑事偵防、道安監控⋯⋯都用得上也不會有公共場所侵害隱私權的問題做一件事達成比原本高出數十倍效益的事不這麼做,要嘛就是低能要嘛就是侵犯到誰的既有私利那是哪一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