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擎與變速箱 到底佔自製率多少 % 22~24%

PerryChen34 wrote:
台灣做得出引擎,但完全跟不上時代,沒力成本又高還很耗油,不如用其他人的引擎


+ 1

除了生産成本、油耗、性能,還漏列了一項----->耐用度。總之台灣在傳統引擎、變速箱之設計、生産,沒有競爭力。
(但在電動車馬達、大電池等新能源汽車時代,是個從中切入的好機會)
50年前台灣就有自製引擎了
在那個缺電的年代裡
農田的灌溉靠著水利圳溝
圳溝無法到的就要靠汽油泵浦
那時候台灣土製的是二行程的引擎
油耗很嚇人也時常有些毛病
後來那些引擎也用來土砲改成三輪車
後來漸漸的引進日本的柴油引擎
轉速慢扭力大
taiwan2008 wrote:
台灣生產很多汽車零件...(恕刪)
不行,,,在美國的專利權,以及台灣當權的政府"崇美、順美、心態",是絕對不允許的,一想要做馬上得面臨,破產倒閉,而且財團只想要補助,執政的政黨只想要回扣,什麼研發都是做做樣子,騙騙錢,倒是對岸阿共仔,連百萬千萬的軟體都用盜版,更何況仿冒整顆引擎,及變速箱,從粗製爛造老頭樂,到勘用的垃圾低劣仿冒車,而今卻已是電動車百花放,說不定特斯拉,過幾年也沒生存空間。。好好想想當初的 ,宏達電HTC手機, 是如何被美國專利權及韓國三星玩死的, 政府只有在旁邊冷眼旁觀。
smd6055
您是說錢賤郭皂嗎?
BIBAYA
HTC是被中華電信弄垮的 偷換舊兩年零件銷售 品牌砸掉專利是被告但影響不大 蘋果也是各國被告侵犯專利但都是拖很久手機過三代才被禁售 舊型號手機就算沒被禁售也是賣不出去
台灣要做出"普通"的國民車引擎+變速箱並不難,難的是賣誰?
國內的汽車廠基本上都不可能會買,外國母廠不會同意的

最簡單的逆向工程再迴避專利限制,對台灣工業水準堪稱小菜一疊
但市場規模太小,大規模生產降低成本沒指望,連開發成本都攤不掉,更別想出口(太貴)
sauxine wrote:
不行,,,在美國的專利權,以及台灣當權的政府"崇美、順美、心態",是絕對不允許的,一想要做馬上得面臨,破產倒閉,而且財團只想要補助,執政的政黨只想要回扣,什麼研發都是做做樣子,騙騙錢,倒是對岸阿共仔,連百萬千萬的軟體都用盜版,更何況仿冒整顆引擎,及變速箱


電動車沒有引擎的專利,主要東西就是電池 馬達 電控
做電動車不是特牌專利,電動車最多成本就是電池
壓低這塊成本就搶下市場

台灣這邊業者只想做ckd組裝,因為免研發又不必有技術
直接進中國電動車來ckd組裝就好了
你看某家國產車商靠ckd組裝車,一年的EPS多少,這家還沒ckd組中國車
賺的錢再拿去補3年前防疫保險虧的,都還有剩
另一家直接ckd組裝中國車,還賣的很好...表示很多人買車價格為先
如引進中國電動車來ckd組裝,那特牌就會有很大壓力了...
另一家本質價=賣進口車價,國產車賣進口價,也是賣的很好

結論是台灣業者只需要會ckd組車就好了,組日系 陸系 韓系...都可以
Ja100cky
電動車的專利大概都是系統性解決方案專利
機車引擎跟變速箱不就是台灣自己做的?
Ye-Kin-233
嗯~用的是日本幾十年前的技術授權(改良式引擎與改良式變速箱)再找媒體大外宣吹噓一番
電動車的時代不需要引擎與變速箱了喔!臺灣就是朝電動車產業發展才有活路
Ja100cky
所以傳統車廠一開始才怕怕的瘋狂黑特斯拉,畢竟百年累積的專利營業秘密收益會受到重大影響,直到傳統車廠推出電車後才好一點
說實話, 要媲美大廠的水準絕對沒問題
但如果你是老闆, 願意燒多少錢賭將來能做贏別人然後在世界上立足?
設計引擎變速箱這種事情, 別人不會免費奉上你需要的資訊, 設計的細節需要時間與經驗累積才能穩定且高效, 但累積起來的東西會變成公司資產, 僅僅去挖角一兩個高手來也沒用
引擎這條賽道已經太擠了, 在能比肩一流大廠前全部都是燒錢且賺不了錢, 再擠進去就真的太傻了
ducklin.yaya wrote:
同樣的邏輯,台灣也能獨立自主做出來個人電腦的CPU 嗎?
不要跟我說台積電是能做出來,不好意思,那個叫做代工...

都21世紀又過24年了還講代工
講代工的年代是20-30年前, 我自己會做, 但是你做比較便宜, 所以找你幫我做

但是你做的實在太好太便宜了, 一堆IDM廠乾脆都把自己的fab收掉
從這時候開始, 產業型態應該改叫分工
一來我自己不會做, 二來我的東西還要符合你的design rule, 否則就做不出來
絕對可以,只是都卡在專利侵佔疑慮,有些產品的專利分支很多很細,灘頭堡都搶太慢。

台灣能生產核武,只是把它分解成零組件,未組裝而已。異曲同工之妙~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