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測速相機密度是日本600倍?真的嗎?查了之後有新發現

yalee1026 wrote:
是每多少面積下幾隻吧


目前只有 psza大yalee大有看到本篇的問題點

bulahe
是出門販劍的商人太多~~[笑]
huang635555
買劍的人也很多[笑到噴淚]
台灣駕駛人的用路觀念
Black37 wrote:
台灣測速相機多嗎?最...(恕刪)






venon
+5 還有無人機開違章呢,不過和台灣刁民一樣,沒檢舉的地方一樣隨便開
罰單也是政府的主要收入來源
怎麼是用人均? 應該是每公里幾隻吧?
還有 測速照相跟區間測試 計算方式也不一樣吧 雖然我也沒想法 權重如何換算?
看看有無其他研究報告
南韓
測速照相機在哪,會讓駕駛人知道
車機、導航都會說
目的是讓駕駛減速”不要超速”

台灣
是把測速照相機藏好
目的不在讓駕駛減速,而是”要罰鍰”
bulahe
是眼睛有問題嗎??測速前提醒的牌子都看不到??
huang635555
venon 我都120定速,常常看到比我快的,看到桿子在減速[笑到噴淚]
台灣鯛素質比日本低600倍。
台灣鯛停紅線是日本600倍。
huang635555
路口不停是日本的60000倍[笑到噴淚]
買家
紅線及併排違停也是日本的6000倍[笑到噴淚]
Black37 wrote:
台灣測速相機...(恕刪)


可是台灣人超速與抱怨跟違規者不只超越日本600倍,你都想違規了何來有理由抱怨測速多呢?日本人駕駛安全駕駛,台灣人路怒的尿性,我開30多年只有19歲那時被警察拿測速槍打到,人生只有那一張紅單,出門就是限速GPS+8在開,人的問題。
venon
+5
Black37 wrote:
台灣2186支(2024年)
英國7000支
義大利11303支(2024年)
南韓13457支(2021年)
對比了一下,台灣人均照相機密度與英國相當,低於義大利,遠低於南韓


英國公路總長度 424,129 km(高速公路12826km) , 臺灣是 41,475 km (高速公路1053km)
英國公路總長是臺灣的10倍 , 但測速裝置 沒有高出 10 倍 變21860 支 ? 只有7000 支
高速公路長度是高出 12 倍 , 但測速裝置 沒有高出 12 倍

這是當然 , 您知道英國 為何要測速 ? 那是用來調控 車流量 的 『機動速限 』
那是借由加速或減速 ,調整車速 改變流量 ,進而 改善 塞車
和臺灣測速拿來收稅是完全不同的

英國高速公路是可以機動調整速限
這些路段的上方都有顯示板 ,中控中心可以因車況,路況, 機動調整速限.除了車速可以調整,還可以機動限制該路段超車。
它當然要知道現在所有路段的車速為多少 ?


塞車路段的前方要 提高速限 , 塞車路段要降速 , 塞車路段的後方是降到更低

可變車速由 80->60->=瓶頸點=40->60->80
1.有速限可變標誌,速限只有100km, 就是要讓後車慢下來,拉開與前車距
可變車速,讓後車慢下來, 可以拉開車距
2.有空隙就往右邊捕滿, 超車道規則是相同的,無人佔用
3.其實燈號還可顯示"機動開放路肩"增加路幅,不過此處已經沒有劃設路肩,已經開放了
別的地方是有的
4.這個燈號還能顯示,機動"禁止變換車道",防止車流擾動
5.前方還有對向調撥車道

此處是英國M25, 壅塞了, 所以燈號改了數字! 降低速限
欄架上方就標示 , 這裏有測速照相

塞車了 , 此處速限降下來只有 40mile , 讓後車慢下來, 可以拉開車距
機動調整速限,"前後路段差別速限",可變車速由 80->60->=瓶頸點=40->60->80 ,拉開塞車路段的可行車間距
就能拉開車距, 就改變了車流密度 !
車距拉開了 , 能加速了 , 於是前方機動調整速限,"則增加速限為60mile,加快車流,拉開與後方 40mile 的車距



義大利的autostrade 有一套TUTOR系統 , 不是一般看到得測速照像

它是有車牌辨識 + 測速 , 當然到處都有 測速
等於臺灣的 ETC , 只是台灣的ETC 的測速 完全沒放進 資料當中

義大利所有車輛通過攝影機, 都會記下車號
當它第一次測到超速, 當時通過的所有可疑車輛會列入名單

在下一個測速點, 如果再測到該車, 就計算兩點之間的平均車速,並確認超速 , 排除上一次一起入鏡的其它車輛
有Double check的機制
依據法令 208 del D.Lgs. n. 285/1992 , 數據直接連線到警局, 開出罰單
如果刻意在拍攝點減速,沒有用, 它是計算兩點的平均車速

拍攝點位置可在下面查到
http://www.autostrade.it/pdf/autovelox/Elenco-TUTOR.pdf
說明手冊
http://www.autostrade.it/pdf/autovelox/brochure_tutor.pdf

義大利高速公路 TUTOR 的說明
http://www.autostrade.it/it/tecnologia-sicurezza/sicurezza/tutor
雖然官方一直說
Tasso di mortalità: -51%死亡率:-51%
Tasso incidentalità con feriti: -27%事故發生率與損傷:-27%
Tasso di incidentalità: -19%意外率:-19%
反對聲浪還是很大
huang635555
兔曹一下,常常在高速公路遇到大塞車後,有人一樣開70
bulahe
調整車速??我要注意儀錶板車速還要注意限速,根本是蓄意害我分心出車禍阿~~[笑]
數位影音 wrote:
我開30多年只有19歲那時被警察拿測速槍打到,人生只有那一張紅單,出門就是限速GPS+8在開,人的問題。

人的問題 + 1
我最近一次超速罰單大約是在15年前,限速60開71
之後小孩出生,上路都是照著速限開,沒有再收到超速罰單
doremicheng
外國人講究自律, 台灣是自我放縱, 駕駛素質就是不一樣. 就像父母管小學生跟大學生的方式就是不一樣. PS: 外國人看台灣駕駛, 都是幼幼班等級 [XD]
hughkk
herblee 可以參考看看芬蘭赫辛基,幾乎全市都降速限到30kph,一整年沒有人死於交通事故,在低死亡率和縮短交通時間之間,他們也選擇了低死亡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