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uits0800 wrote:或許......會走...(恕刪) 或許......妳沒注意到開版已經提到並非所有的人都適合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再者要求政府重視小綿羊的路權跟搭不搭大眾運輸工具應該沒有關聯。所以請坂大多多加油吧。
官員回應的第三點那邊,車流交織會對機車族造成危險難道360度滑水道的設計就比較不危險嗎...又不是每台車的後輪抓地都很好也不是每個人平衡感都夠設立警示牌就可以解決問題嗎?一切還不是為了方便汽車行走講那麼多五四三的理由都是屁話為了汽車方便就要機車繞路憑什麼?最近萬板大橋也淪陷了為了讓汽車接上八里新店東西向快速道路的引道又要機車族繞路設計的好也就算了偏偏角度又弄得很陡想要訓練出下一個ROSSI也不是這樣吧還有車流量的問題真的是完完全全可以看出官員的腦O不挑有問題的地方來講只敢挑對自己有利的地方來解釋公務員是什麼德性可以從回應裡面看得一清二楚您提出的問題我們已經知道,市長很重視您的意見,特別要我們回信向您說明處理情形。這句話它們之前回我信的時候也有寫耶...該不會他們回的每封信都有寫吧害我還高興了一下...原來是欺騙我的感情
一、有關中山新橋交通改善1節:經查中山橋禁行機車乙節,因圓山路段係中山北路三段、士林及大直三個方向的車流匯集,動線相當複雜且交通量龐大,已無空間另外將機車之路權完全劃分開保護機車安全,開放機車行駛勢必讓機車陷入交錯的車陣當中,汽機車混合車流嚴重,將造成該區交通混亂及行車安全之疑慮,故以行車安全為優先考量暫不開放機車通行中山橋,出城往士林我沒話說但是進城方向那有什麼問題當初機車就是走最外側車道的亂講一通
官方回覆的狗屁不通機車都是靠最右走中山北路進城方向把那個最右側只開放給小汽車道(這裡原本封閉的)開放給機車就好了另外那個花一堆錢的廢橋蓋在那邊是要幹麻搞不懂花大錢弄一個廢橋檔在那邊作何用途其實以前根本沒這問題中山橋改建才禁行機車但那時候 開放旁邊的便橋機車可以從玉門街出來後來便橋又被封了終歸一句那些大官又不騎機車還有就是睜演說瞎話叫那些大官去站在承德路民族西路口測機車流量看是機車一千多還是三千多
剛上來唸書時還有一條便橋可以走,自從有次颱風沖毀後就沒再重修了,台北市是高級市民住的地方,那麼多年了台北市對機車族越來越不友善,不要跟我提那些專為機車改的人行道停車位,對汽機車都不好用,我們騎機車的賤民再囉唆可能連台北城都進不來了,一下子說機車污染比較高,數量太多,停騎樓危險,搞的騎機車的人有如萬惡之首,已經心灰意冷了
OREA-C wrote:每天經過承德路,看到...(恕刪) "查承德路南往北尖峰時間之車流量,汽車車流量每小時約為3012小客車當量,機車車流量每小時約為1683小客車當量"是否可請版大在去信詢問,此數據是何時測出的?又,所謂尖峰時間的定義為何?本人住台北市,在台北市騎機車的次數最多不超過五次,原因是所有用路人,以及道路設計,都不尊重為數眾多的機車族群,所以本人放棄騎機車的便利性,選擇開車。又,汽、機車駕駛人多數不遵守交通規則,惡習成自然(大家都這樣做所以我做就不算什麼),出門盡量選擇走路、搭公車、捷運、小黃。在身為台北市民的我的眼中,台北市不算幸福的城市,生活品質和開發程度不成正比!
說來說去就是說保護機車騎士那我想問為什麼不是禁汽車?保護機車騎士阿對阿沒有汽車對機車來說安全多了不是嗎?常常走大度路每次在走的時候總是膽戰心驚(往市區路爛不說了有夠小條風吹移下路高低不一樣就會偏又很怕此時旁邊有人要超車今天就有這樣還好沒有出事情承德橋無論何時我看到的總是機車到滿滿汽車道空空承德路總是外面有一大堆遊覽車最內線空空最外線車一堆還都是停止不動的只好去走內線第二條路平又沒什麼車安全多了只不過不能挑有天橋的地方以免錢入國庫官到底在想什麼?總是以保護機車騎士為由真的有保護到嗎?給我們的道路真的安全嗎?可以的話很希望他們可以自己騎騎看機車才會知道給我們的道路是否真的安全真的好想說妳們這些官出國留過學回來又怎樣哈佛畢業又怎樣台大畢業又怎樣各個都是腦X利益永遠擺第一個人民選出妳們不是要讓妳們輕鬆是要你們為我們服務看看最近的貓纜官員說沒問題,安啦專家說有疑慮,危險之類的真的想問妳們到底有沒有思考過還是只是靠著名校畢業的光環而已哼名校畢業的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