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平面道路塞車.可以上國道.因為比照一般汽車的路權.所以上國道是應該的
國道塞車.換走平面道路.汽車道塞車我還可以走機車道.因為我是機車.走機車道是理所當然.但不用兩段式左轉.哈哈
同一車道還可以偶爾併排兩台重機.聊天.或討論等一下要行駛的路線.因為同一車道塞不下兩台四輪的.
快速道路上兩台四輪的龜速併排慢行.我還可以從中間穿過去.不用在後面吃廢氣.不然路肩也很方便
好處是變換車道快速.但不知道變換車道要不要打方向燈就是了.就算要打方向燈.會打的不知道有幾個
方向燈閃一次大概就完成變換車道的動作了吧.看不到我打方向燈??那是你家的事.
重機好處多多.要花錢也多多.所以能行駛的路也要多.不要說超速的問題好嗎.
限速60的北濱公路.有那個重機車友真的都騎60的阿.連小綿羊都比你快.不然我買重機幹嘛.
北宜公路限速50或60.那我不就都不用換檔.隨便換個檔都嘛超速.速度不夠我是要怎樣側掛過灣.連小綿羊都比我快
我買重機是幹嘛的.請不要忘了.我是重機.大型重機.很貴的.花的不比別人少.享受比別人少.那怎麼可以..各位看官.您說是吧....
不然開放是趨勢,只是早晚問題
每當要開放什麼東西,都會有支持聲浪和反對聲浪,這就像每次選完總統一堆人要驗票一樣
就像吃飯喝水一樣平常,不過在討論開放上國道之於
我想也提出個意見,就是平面道路可以取消進行機車嗎??可以取消代轉嗎??
這兩樣我覺得很多餘耶....有種脫了褲子放屁的feel,之前說什麼因為機車轉彎跟汽車有什麼衝突點
那汽車不是也有媽?還不是因為禁行機車道??這跟保護騎士安全我覺得一點關係都沒有,只是徒增交通亂象
變相的增加國庫收入吧??什麼時候才會有取消進行機車的公聽會阿??普通重機的族群應該更大八??
我們是不是也應該一哭二鬧三上吊一下??讓那些官知道125不是這樣被欺負的
seanbb wrote:
我很想認真說(要說我...(恕刪)
我也大致上了解澳洲的L牌→P牌→正式牌照(比照汽車速限)有多嚴格(台灣個人感覺不能比)
↑↑(時記詳規忘了,好像從L牌開始到正式牌照要3年吧?在台灣考照→買車顯得輸在起跑點??)↑↑
機車駕照要四年,
以下轉自NSW RTA網站:
L要一年16歲又9個月時可申請,需遵守:
1.限速80km/h,80km/h以下的路段需遵守其速限。
2.酒精測試不得超過0,用藥後也不得騎乘。
3.不能附掛拖車或其運具。
4.Not ride within the boundaries of Centennial Park, Sydney.(這條我看不懂)
5.不得載人。
6.不得騎乘汽缸容量超過660ml,馬力重量比超過150kw/tonne與未經RTA認證適合初學者使用之機車。
7.騎乘時不得使用任何行動電話,包括免持裝置。
8.Wear an approved motorcycle helmet that has been properly fitted.(看的懂不會翻)
P1一年要通過Hazard Perception Test才能取得P2,需遵守:
1.限速90km/h,90km/h以下的路段需遵守其速限。
2.酒精測試不得超過0,用藥後也不得騎乘。
3.未通過手排測試前只能駕駛自動排檔之機車。
4.不得騎乘汽缸容量超過660ml,馬力重量比超過150kw/tonne與未經RTA認證適合初學者使用之機車。
5.Not carry a pillion passenger.
6.不能指導L牌之駕駛或騎士。
7.不能附掛拖車或其運具。
8.Wear an approved motorcycle helmet properly fitted.
9.騎乘時不得使用任何行動電話,包括免持裝置。
P2兩年,要通過Driver Qualification Test ,才能取得Full License,要遵守:
1.限速100km/h,100km/h以下的路段需遵守其速限。
2.酒精測試不得超過0,用藥後也不得騎乘。
4.不得騎乘汽缸容量超過660ml,馬力重量比超過150kw/tonne與未經RTA認證適合初學者使用之機車。
5.Wear an approved motorcycle helmet properly fitted.
6.騎乘時不得使用任何行動電話,包括免持裝置。
如果哪天三輪式車輛上路,這種對台灣政府來說不倫不類不知道分類的"車",那該怎麼管?
還是不知道怎麼管就全面禁止?
(政府最擅長的大概也就這個了~)
長久以來的二分法,造成了多少的問題,
每年都有官員出國取經,
不相信週遭這麼多國家,更良好更縝密的法規條例會沒"注意"到
(還要等你注意到喔? 阿出國不就是要有目的性喔?)
甚至單純以車輛大小重量和車速來規定法規都會比現在的二分法好上許多,
那為什麼我們自稱已開發國家,連最基本的交通運輸都搞得這麼落後?
每次看台上官員在報告就覺得,要面對民眾也先做點功課好不好?
老是被底下民眾以更完整的資料打擊回去,你不臉紅我都覺得丟臉了,
這情況就像期末專題報告根本沒做好,被台下的教授狠狠噱一頓一樣。
更何況,有做好功課,就更可以知道,
現行法規有多大的問題與改善空間,那還用得著浪費大家的時間金錢甚至是"生命"去辦這場公聽會??
(當天往生的大哥...願你在天上快樂...)
當期限到了,我們聽到的不是已經準備好相關事項準備開放,
也不是準備開始準備相關人員擬訂相關條例與執行方法,(這句像在繞口令~囧)
而是:交通部次長:不適合。
那這跟繳交作業的時候跟老師說這功課題目定的不好,所以我不做有什麼兩樣?
有人建議大家透過正常管道,去申請彈劾相關官員,
個人倒是認為非常好,畢竟這項管道會使用的民眾甚少,
用來懲處公務官員怠忽職守,在其位卻不謀其政,只想混吃等死等退俸,
實在是非常棒的一項"工具"
要是政府官員還以為現在的民眾跟二三十年前一樣,
因為沒有便捷的資訊管道所以都只能被政府提出的數據給唬得一愣一愣的,
那就大錯特錯啦!!!
騎車,是為了享受風拍打在身上的感覺。
teyu1117 wrote:
1.高速公路目前速限一百,一百一,問題是重機1000cc隨便一催就可以破一百二,那請問買重機只能讓您騎到三檔你要嗎?
2.問題就在於台灣人的心態跟台灣社會的結構問題,重機也許現在也不貴了但是在一般人眼裡仍屬奢侈品?
汽車比重機多已是事實,或許未來會1:1但還很遠,我相信十年內還做不到.
(恕刪)
1.極速到200~300km/hr 不代表跑 1/2 或 1/3 速度時只能用低速檔. 我週一到週五每天大都使用五檔騎乘於上下班的路上. 為啥不用六檔? 因為車流量大. 為了機動性所以不適用超比檔...
2.為啥一般人眼中是奢侈品? 就是因為種種不便及奇怪的宣傳導致. 有多少人知道一部 550cc 以上可供代步的機車其實只要國產 1.8 房車的半價?(兩者皆以新車價比較), 油耗是一般汽車的一半, 保養實際上和一般小機車差不多, 輪胎, 比汽車貴, 但一年了不起一對胎的花費平均下來一個月也只有幾百元(我使用 Michelin Pilot Road 2 進口全天候胎, 一對前後胎換到好 8000 有找. 去年七月換上, 到現在還用不到一半. 預估可使用一萬公里以上.), 這樣的便利性是否不值這幾百元?
禁止開放路權只是為了限制更多的便利性, 讓重機更難普及, 才有更多的理由少做點事...
kouiei wrote:喔!把本島的公務員心態,描寫的淋漓盡致。
我們要先從公務人員的心態去談起:試想這些當官的,幹了大半輩子,好不容易爬上這個位子,一個月領那麼多錢,當然要期待安安穩穩的等退休。要他們做決定,除非上面下令,不然要他們主動去做,那我們就想太多了,多做一個決定,不會多領一塊錢,還有可能因決定的錯誤或輿論壓力,讓他們丟了官位;做了這個決定,他們也不會因此而獲利(升官、加薪),這樣子的吃力不討好的事,誰要做?
反正就是拖字訣,拖過了就OK了,要不再拖個一段時間,就職務調整了,這個決定,就留給下一個人去決定,只要不是我決定就好了。就是這樣的因循苟且,所以很多大家覺得很奇怪、不合理的規定、制度,才會一直流傳下來。
真的,很多公務員給民眾的感覺,就是坐領乾薪,吃飽等死。
開放重機上國道有很難嗎?拜託交通部有效率一點,好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