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河還好我看差很多吧多年前國小畢業時去高雄從國軍英雄館去大統百貨和另一件百貨公司突然一陣惡臭,老師說這是愛河大家閉氣快走通過只記得黑黑的河因為那時河邊沒燈和超臭如果一個都市只讓人記得一條臭河這不是很悲哀嗎因為那時只知一棟似三角形的大樓和一條臭河和石油工業另如果交通就造的一樣樣只求交通功能那想到澳洲想到北京我會想到雪梨哥劇院、水立方、鳥巢..等就何必建這麼奇特請自已去查資料台北重建市場時也請名設計師花多於的錢去建設亮麗外表但忘了根本商人的實用性以至失敗假如建的實用又漂亮也是很好自已改天也想找一天去高雄其實沒有那些奇特的出入口那我就不會去高雄在台北都坐過何必再去這就是提高附加價值以後想到高雄就會想到那些出入口的美另貓攬我坐過一次就不想去了排很久坐上去不知要幹什麼不到三分鐘就又坐下來也沒有什麼風景看我比較不看好這上面應有特色但沒有問問大家去過一次還會再去嗎還有淹水沒有淹到的那位大大請問那時淹水你沒出門嗎我記得第一次看國軍蛙人是在台北車站只見有一個從火車站的樓梯浮上來我只想說真神奇坐公車經過中山足球場像一座垃圾山外面排滿垃圾車每大樓都在抽水我記得走過去還要跳過去可能大大你住比較山上吧還有台北每年人平均政府花費最多的地方
小林仲彥 wrote:整治愛河,那到也還好!! 還好??你以為愛河是水溝?請幾個清潔隊挖一挖就可以了?不要為了自己的立場就把別人的辛勞看的那麼不值,清愛河是多少人的心血!小林仲彥 wrote:尤其機車族最可憐,常常高雄跑一趟,整臉黑嘛嘛!!小弟之前住過台北,才知道南部的空氣污染如此之嚴重 在台北臉就不會黑?太神奇了!!!
小林仲彥 wrote:整治愛河,那到也還好其實長期在高高屏地區的人都知道,空氣污染的改善才是重點尤其機車族最可憐,常常高雄跑一趟,整臉黑嘛嘛!!小弟之前住過台北,才知道南部的空氣污染如此之嚴重希望民眾能盡量使用高捷,以減少機車族的數量!! 其實您也知道南部人的痛!早期台灣的污染工業大多在南部.稅金都繳到台北市去了!後來的竹科,也就是台灣近20年來的金雞母.說實話,那些很多都是歐美不要的污染工業.台機電跟聯電幫台灣賺了很多錢.可是別忘了,晶圓代工的汙染為了要支撐台灣的經濟,我們還是接受了!早期的南部人也是一樣!中油石化工業,20幾年前,我坐火車南下一聞到臭味就知道後勁到了.後來還有經過更臭的愛河就知道到高雄站了.82年退伍後,我在高雄住了10幾年.這10幾年來,高雄的進步大家有目共睹!不管看文的各位怎麼說.她真的進步了!雖然我現在不住高雄了,可以我還真的以我第2個故鄉高雄為榮!話說回來,今天原本是帶著我老婆去好事多採買.下了國道才發現今天是開放試乘日,當然找個空車位停車去試乘!試乘感覺真的不錯喔!我老婆說車廂比台北稍寬一點點,其他的感覺都差不多!車上也聽到有位太太剛上車沒1分鐘就跟他同伴說[台北的比較好]我是沒坐過台北的捷運,無從比較有機會的話,歡迎大家到高雄體驗看看吧!到清明節前都是免費的喔!
高捷好不好自己去搭過一次就知道大家心中都有一把尺好不好搭過後就心知肚明看到今天高捷通車就讓我想到當初高鐵剛通車的景況也是在一堆人的唱衰聲中正式上路高鐵上路一年多當初那些人口中的(雲霄飛車),(地層下陷)等種種謠言早就不攻自破很多人喜歡唱衰台灣新的交通建設(如雪隧,高鐵,太魯閣號,高捷等)而這些人真的都沒去使用過這些交通建設嗎?套句老話(嘴巴說不要,身體倒是挺老實的)
洪進 wrote:我記得第一次看國軍蛙人是在台北車站只見有一個從火車站的樓梯浮上來我只想說真神奇 哪個真的是經典畫面,類似這樣的畫面上浮,好像discovery 洞穴探險.台北與高雄、香港捷運我都搭過。台北是一些路段比較差,不知道是施工品質問題還是系統老舊了。在台北公館站到台北車站段,可以很明顯聽到軌道磨擦聲音還有劇烈的擺動。淡水線就好一點。木柵線就不用說,以前差一點廢掉的系統。跟他們告還輸要賠20億。是台南的輕軌2/3的預算,現在台南的輕軌居然要排到2020年.......才會完成.
昨天的通車試乘我有去乘坐了感覺老實說....真的是很感動我家住楠梓以往到市中心都要開車或騎車有人說停車好停?是好停沒錯,但要看地點停車費幾小時下來也是不少還有說在左楠地區車隨便沒關係的大大我也有話說都是你們車亂停使我們的生活品質變差的報上您們的車號我請警察來拖吊開單吧~~呵回歸正題我會搭捷運從我家坐捷運到三多商圈也只要不到半小時的時間不用找車位、不用擔心油耗或騎車的灰頭土臉未來高雄規劃與興建中的路網會很多到時就方便多了以下是我從維基百科那找到的資料分享一下也希望能多點肯定與支持我們的交通建設北中南都是我們的同胞呀未來還有十月通車的橘線(西子灣到大寮,而後再延伸到台糖屏東廠)紅線再往北延伸到路竹接下來要持續規劃與興建的有環狀輕軌系統、鳳山線(瑞祥國中—鳥松)、棕線(新光碼頭—鳥松)、黃線(前鎮運河—鳥松)和綠線(五甲瑞隆—和平國中)如此連成一條交通網絡更能方便周邊地區民眾的往返與加速高雄的發展常去台北就能發現這一發展方向當已習慣後就會持續遵循已熟悉的方式進行了對於住在高雄市的最北端的我來說這提供了我前往市區更方便的交通工具畢竟一趟往返都要逾一小時的開車或騎車的時間加上汽車油資及停車費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而這時候我倒是寧願多走幾步路也不想為了找車位而空在路上轉可怕的是選舉過後的油價不知道又要漲到哪了現在加滿一桶油都要破1800元了期待高雄能更好
昨天晚上開車經過小港機場,想到一個問題,這個月免費搭乘時間。那些TAXI 該如何?以前都是排高鐵與機場、車站。現在這些重要交通點都通上捷運了還免費。昨天還遇上一對夫妻故意從台中搭高鐵轉捷運要去屏東。但不知道如何到屏東來跟我問路.
我是高雄土生土長的高雄土著,因為工作的關係這幾年都在台北生活。高捷有無必要性?我想在通車初期因為交通網尚未完善建立,加上使用習慣未立即改變(高雄騎車真的是很方便,door-to-door+停車OK+費用便宜),或許使用率不高,但基礎建設絕對不是有需要才開始的,讓高雄人等這麼久的高捷總算通車了,真的很期待隨著高捷的通車只是個開始,中央政府多些作為能帶動高雄的經濟及都市發展才是我所期待的!不過比較了北高兩地的捷運,高捷的確是外觀很棒,但是有些小細節還是差了些,例如地板、內牆及燈光設備等,還是不免有讓人感受到趕工下完成的結果。高雄立竿見影的建設真的不少,看了很爽,每次回高雄也都感受到高雄的蛻變,但總還是覺得很多地方可以更好(例如就業、消費品質、文化建設...),這是身為高雄土著的衷心期盼!高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