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linson wrote:
1.說真的,如果是機車專用道,你汽車膽敢駛入,罰單照吃!

哪個汽車闖入汽車道吃過罰單了?
maxlinson wrote:
2.汽車要占用,機動性還是沒機車方便!

汽車的機動性很重要嗎?
反正頭過身就過,遇到汽車大爺哪部機車不閃開,找死啊!!
胡言亂語 僅供參考
ataidx wrote:
大型車為何被限制.....(恕刪)


該說啥?

我腦袋就是覺得....有些東西是必須視情況作調整

你要執著於機車屬汽車....啥的,那是你的論點,妳們去努力,如果因此真能改善與進步,我也會心存感恩的
maxlinson wrote:
你難道不知道我的重點嗎?

你為何不找那種馬路滿滿汽機車的國家呢?

我真的很訝異!整個01竟然只有我認為台灣實施分道分流應該是正確的.........

台灣人不管是2輪、3輪、4輪.....只要有縫就鑽,大家混在一起......怎麼可能明日會更好?

不管了~妳們繼續加油吧,最好去找民代幫忙,我是很想看看結果如何.....

我給你的大長篇沒有看完齁

機車數量不是台灣與生俱來的

那1500萬輛機車的數據看起來很嚇人,............作用的確只是拿來嚇人而已(然後你就被嚇死了)

從民國60多年開始統計的領牌數,報廢的有多少?在二手車行的又有多少?

而亂七八糟的駕駛風格也不是台灣人與生俱來

裡面我也有解說怎麼來的



交通問題可以解決,我也不是沒在裡面提到永久有效且維持平衡的方法

這是套餐,不能單點

但是政府方啟動之後不會在任何首長任內與連任內收到立即成效

再怎麼想都是超過十年、耗上千億上兆的投資



任何改革都要有人,人越多能量越大,說話才能大聲

我們不是財團,必須透過長時間累積能量,才能讓立委、民代與議員們動起來

摧毀政府的施政原則不是小事

要維持現狀還是加入收拾爛攤子行列,看你哩
sendoffy wrote:
哪個汽車闖入汽車道吃...(恕刪)


你沒看過不代表沒有喔!

上次宜蘭童玩節,往頭城高速公路汽車道大塞車,機車專用道確是空空如也,原來.....

每2-3個路口,就有警察抓那些想要靠機車道鑽的4輪,一路上高速,抓了約有6-7部,看得我好爽!
Ducati_S2R wrote:
路口轉彎處是不會畫機...(恕刪)

接著再算時向和週期的時間...
嘖嘖... 要等多久呢?? 呵呵....
下次換討論為何紅燈都那麼久~~
接著被犧牲的還是機車權益.... 因為又會被"引"道了 ....
要知道每一次縫補也會遭遇穿刺的痛。
orzmaster wrote:
我給你的大長篇沒有看...(恕刪)


去努力吧,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真如妳們所願~
maxlinson wrote:
該說啥?我腦袋就是覺...(恕刪)

機車屬汽車並不是我們的論點.. 是現行分類也是如此...
只是部分權益被禁止而動線被納入與慢車共享~

你的腦袋是認為情況是要視情況做調整並沒錯... 只是要對該事物要了解... 而不是憑感覺...
感覺只是一種心理狀態.. 並不是科學...
所以當初亞里斯多德導出的重力.. 少了一個不可見物...
要知道每一次縫補也會遭遇穿刺的痛。
maxlinson wrote:
我認為這是需要看看整...(恕刪)
如果沒有分,機車、汽車都可能行駛內線車道,要右轉,一樣會想從內側切外側

台灣就是因為搞這種分流,所以才會一堆汽車要從內側直接右轉的。
因為車流量大的路口,機車走在最外側,汽車切不過去,只好硬要從內側轉。
然後一堆開車的人抱怨機車都不讓,拼命往右側擠。
承德橋右轉通河街的路口天天可以看到種種景象。
今天如果直行的機車都可以走內側,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嘛?


maxlinson wrote:
汽車體積大、占用道路相對多,內側規劃給這些汽車直線行駛,可以有效減少駕駛人不管是否要右轉或直行,不斷變換車道...

所以機車活該體積小,被擠在路邊只是剛好而已。
我不懂你這後半段的邏輯,其實分流了,還是一大堆汽車在那邊切來切去。
還走到最外側逼到機車去跑水溝蓋。
堅持是好橋的還是一堆~
甚至也有人還要我寫出好橋的標準

光那小S灣那邊~本來可以不是S灣的~幹麻做S灣
S彎處的地方居還有柱子~還是跟機車道很近~
說近到會擦撞到也不足以為奇~就是這麼近
這樣的設計出現在一座最新的橋樑上
如果這是正常的~
那以後機車族會騎經的路線可能都會非常有趣了!!
sendoffy wrote:
哪個汽車闖入汽車道吃...(恕刪)
反正頭過身就過,遇到汽車大爺哪部機車不閃開,找死啊!!

叭到你讓
擠到你讓
就不相信你騎車跟敢跟我硬碰硬

我遇到不少次
還有那種旁邊都空的
他就是要來擠我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