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了半天原來有人以為在"高速公路"上開快不安全,開慢比較安全"
這句話說的好,而且是太好了
開快不是不安全
是一但發生事故
嚴重程度成正比
但堅不讓道的內線車(無論快慢)
事故發生的機率確實會增高
內側超車的觀念大家有
但有內側高速"龜速"車
既已高速何須讓
不是逼人一起龜
就會逼人往右過
從此事故頻繁生
這一篇下來,
確實學了不少,
觀念通了,道理自明,
有錢不是了不起,但,
沒錢車子多數慢,
一但花錢車子來,
只有擋路拿命拼。
開130、140對你來說確實不是難事,但提速、減速、轉向等等,一定吃力與遲鈍,危險性漸增
開230、240就更不用深入討論,以你目前的車況來講,危險性已超乎想像
但有的車子"設計"不一樣的,那些車子,
130、140,不只是不難,更是輕而易舉的一瞬間。
230、240,安全得很。但前提是,沒有頻繁換道,和該駕駛的駕馭能力
危險駕駛別人事
別再鐵齒不讓道
龜內不讓危險增
拿命來擋確不值
都會是這樣,
因為只會把自己的利益擺前面,
自己是路隊長的時候,
只會講“我又沒有違法”,
最常看到的就是不禮讓救護車那些人。
在台灣,三線高速公路的中線是大貨車的超車道,
這些人為了自己不用“太專心”開車,
寧可開定速龜內線,
因為這樣就避開了大車的干擾,
所以,這些人不會甘願開中線車道,
只是為了自己爽而已,
當然,
遇到比自己更大的龜,
這些小龜也會閃人家大燈/按喇叭,
而且絕不會離開內線道,
這時候又是另一付“太委屈”的被害人嘴臉,
因為,這就是人性啊。。。
我還是會很乖的右側/中線超車去,
跟這些人說理沒用,
免得開車開到腦XX。
看哪天有充滿正義感的人選上立委,
立個為國為民的“高速公路管理法”來讓我們聞香一下吧,
這才是真正可以向已開發國家開齊的地方啊,
開發與否不只看GDP,
更重要的是GDP成長之後,
“人”有沒有跟上啊啊啊。。。
天佑台灣噢!
排灣拉塔拉 wrote:
內線超車道是明白 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小白是只要你比他慢就逼車閃燈 可不管你在哪車道!更不管速限這回事!
確實逼車、不讓道都很不好。
高速下聽不到喇叭,閃燈在某些狀況下是必要的。說不定後車在告訴你:後胎沒氣了。
中山高速公路通車第一天(台北到新竹),個人就上去了。沒開過那麼快,不敢開窗戶,怕會失去平衡而翻車
。全線通車後,常被老闆逼得2個半小時要由台北去到台南。兩年下來共扯斷了四次皮帶,一次引擎基座,兩次水箱冒煙,一次脆裂性大爆胎。
13張超速罰單(都罰個人所以記得)。除了要常記得警車躲藏處之外,對面來車有時候會閃燈警示。
雖然幾乎全程都在超速,但是絕沒逼車行為。就算自己速度很高了,也不會檔後車。如果讓人從我右側超車,會覺得如果不是技術不好就是人品不好,很丟臉的。還有後面是卡車,能不讓嗎?
幸運的是43年的駕駛都沒發生重大意外。因為我常觀前顧後,就是不太在意速度表。
駕駛的安全在於全神貫注在路況,個人確也因此避開了很多次重大車禍。避開的原因在於專注,而非隨時留意速度表讓自己維持在不超過最高速限。
不是說超速是對的,但看看到有人說「最高速限」就不必讓,我真的替他擔心,難不成隨時都在看著自己的速度表?(當然用定速除外,只是還是很多人不習慣用吧)
道路規則與罰則只是交通安全的底線。但並非在規則之內就是安全的,譬如天氣很差時,必須自己懂得安全的駕駛,並非沒有超速就是安全。
coty1741 wrote:
還真的有快樂錶這名詞 ,之前跟同事出遊 ,開了5台車,明明大家都開 110,還是追不上人家,大家都說我的車是快樂錶,另外GPS顯示的速度跟實際會比較接近嗎
還真的有快樂錶這名...(恕刪)
理論上車子上的時速表要比較接近真實速度,
但,車廠在造車的時候,同款不同等級的車,會共用零件,
所以反而會造成時車子速表的誤差。
例如某車款,陽春款的車用15吋的輪胎,
頂級車用上17吋大的輪胎,但偵測時速的零件卻一樣,
所以會造成大家時速表都110,實際上卻不同速。
衛星定位則是只有偵測平面距離,
實際上你上、下坡的距離會比平面距離來的遠,
坡度越陡,誤差越大,但若大家都用gps測,
不同車種間的誤差反而縮小,反而會讓人覺得gps比較準。
意義在內線道(還不一定有指明超車道, 有時左駕, 有時右駕), 不管你是否在最高速限, 也不管後方車是否超速, 當你能讓開而不讓, 就會被後方車量告發 "慢車擋路" 違規.
與外國朋友談起這事, 外國朋友反問我, 先不管法律如何, 1. 開的慢, 是不是應該讓開快車的先走? 道路才會順暢! 2. 若不會開車或是不想超車, 就不應該走內線去擋人路.
反觀我國, 走路時, 慢會讓後面走快的先走, 但開車時就沒有這觀念. 反而是覺得旁邊也有路, 你為什麼不走?!
(如果大家一下子左邊超車一下子右邊超車反而更危險)
以限制理論(Theory of Constraints,TOC)來推,
若不能變換車道, 不讓道, 當車多時, 第一台車速90, 後面的車速不能超過90, 只要後的車有一台車速低於90一段時間, 因為車距間隔拉長, 推擠到後面就必須減速(因為不能超90, 時間距離補不回), 延續到最後就可能變20 30.
這個實際上是雪隧常塞車的原因.
William L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