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ntafe5945 wrote:
限制買車是另一回事
...(恕刪)
就是這個政府滅亡的開始
東部的好山好水應該讓月領22K還生三個小孩的家庭成員都可以無負擔的體會
不是專屬於富人
核四, 機場捷運, 大巨蛋, 軍購弊案, 台北自行車道
虧都虧了,後患無窮, 善後還要花天價,
還去斤斤計較能讓國民幸福的建設/權力
政府只會公告十大逃往國外漏稅掏空的經濟要犯
怎不公佈十大智障國賊官員
現有的交通建設已經不能滿足往後十年,二十年的需求
必須及早規劃, 而不是靠收50元的入城費解決
建議運用雪隧底下的維修導坑
請中船, 中鋼, 漢翔這幾家企業聯手發展單軌捷運
假日上午單向至宜蘭, 下午單向往台北
平日上午單向往台北, 下午單向往宜蘭
沿途設五站:
市政府, 礁溪, 宜蘭, 羅東, 蘇澳
只有捷運才能解決這種尖峰人潮
gprs19 wrote:
歷史上往往...(恕刪)
提出的為方法有些雖好,但台灣是個人口過度集中在都市的發展型態,
所以用原本國五的導航避難坑做單軌捷運,還找國家單位開發,其實
都非常因難。在公家單位待遇的經驗,預算第一個就卡關,避難用是
養坑十年用於一時的危急時刻,所以這二個就是最大的問題。其實我
們也不用想多,從人性需求去想,為什麼大家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而執意要開車,很簡單就是交通不方便!!!!
想起小時候老家在宜蘭羅東,每年的回老家都是大陣仗大包小包,一家
七口趕夜班火車,凌晨三、四才到羅東火車站,睡在火車上二、三個小
時,再被爸媽抱著回到老家。(幸好老家離羅東火車站不遠)
之前老爸也是騎機車載著一家大小,但大家也知道九彎十八拐,有一次爸
媽還下雨慘摔車嚴重,後來還是覺得搭車比較安全。
因為宜蘭有很多好地方,好山好水,但景點分散且公車和火車距離不連續
,一家大小這樣一折騰實在不是好方法,所以大部人都選擇開車,而不是
像台北市的大眾運輸工具。
所以要改善宜蘭的交通便利,才能減少私人車輛的使用,不然入宜蘭的進城
費,50元大部份的人還是會埋單,寧願多花一點錢,可以人人盡興,塞個雪
「睡」一下,一、二小時換取全天待在宜蘭遊玩的快樂,這是大部人的心態。
主題式長途客運和交通轉乘絕對是關鍵,以我去歐洲等國,在德國的交通最為
稱讚!!! 導航和轉乘指引一級棒,從那地出發搭乘各式交通工具都可以像大神
Google Map提出各式搭乘方式和預估所費時間和票價,實在是太強了!!!
宜蘭的好,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政府有沒有心,公家單位的心態不是一般人的
想法可以理解的,也不會這麼多年來,問題還是沒什麼解決,但如果沒有四通八
達的公車網和轉運機制,大部分的人還是會繼續塞在雪隧卡關處,過了雪隧,柳暗
花明又一村!

jcyang wrote:
提出的為方法有些雖好...(恕刪)
是否可以日本或德國高速公路為借鏡。
我對交通部的建議是改為如下方式才有可能解高速公路擁塞的問題
一、採取二線道不等速車道速限之作法,外線車道規定速限為90,內線為110,這樣子龜速車就不敢龜在左側,且左側會產生高流車速,可帶動整體車流,就連救護車也可快速在左側通行而不用去行駛危險的路肩啊。
二、規定高速公路只淮左側超車並開放隧道內超車(德國FREEWAY 隧道內是可以超車的),這樣也會減少車禍產生(德國高速公路的車禍發生率也沒我國的高)。
三、嚴格執法,全面取消測速器,一律由警車執法,保證一路可以順暢。
四、以上做法同樣適用在我們一般三線道的國道高速公路(例如內線車道速限訂為120,中線訂110及右線100,龜速車就不敢龜在左側了啊,一樣救護車也可以一路順暢的走左側快速車道,而且也不用開放路肩了(車開路肩超危險,路況又比較差路幅也較小,不曉得是那一位官員想出來的,車禍往往是從這兒來的)。
五、走內線車道時前如後面跟著四輛車,而前端無車時,第一輛車受罰50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