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dyoung wrote:最近前瞻計畫的軌道...(恕刪) 你會做沒把握的事嗎?決策人 可沒會 研發或是相關問題他看的只是 能照顧到多少人!!再來哪個國家沒赤字?? 真的會破產嗎??講白了 鈔票自己印 通貨膨脹而已!!沒建設 第一個產業 建設業 就要緊縮那第一關 就是很多人失業這些人你要怎麼處理??國道收費員 就是個例子你可以不考慮到 被淘汰的那些人嗎??
每公里造價>每日營運成本及年度維運成本>道路排擠效應>軌道立體化>自駕車的產業願景>共享經濟趨勢>交通移動的最後一哩銜接>道路建設後的磁吸效應,會把當地年青人口吸入大城市>這些各級長官都知道...可是想到""土地市價徵收""...再大的問題,再大的反彈,都應該像擋在前方的小石頭般踢掉。
輕軌是吃油??還是吃水???都不是吧!不是吃電嗎!?!??!怎麼我們不是電不夠經常有限電危機不解決電先蓋輕軌,這是不是腦袋有洞呀??不~誰說政府腦袋有洞的...去年就安排南投沒有選上立委的蔡煌瑯當台灣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了....軌道建設加上前瞻計畫條例總投資是九千多億喔...而且預估會有七千億的效益喔.....你沒看錯!總投資九千多億...(還沒算工程追加預算變更合約至少兩到三成都是慣例)...大餅才劃七千多億...你說我亂說,沒有依據......NO!NO!NO!交通部提到行政院的簡報公開在行政院網站上就是這樣寫的附上連結http://www.ey.gov.tw/News_Content.aspx?n=4E506D8D07B5A38D&s=5BB499BE2247F7AD
JasonStock wrote:其實現在路上會塞, 就是道路利用率的問題...(恕刪) 就是這句話有很大的質疑即使利用效率很高,一樣有塞車問題,因為車太多了我很討厭三寶,但不是把三寶都換成自駕,就不會塞了無人車會讓自己買車的需求降低,但塞車不會變好不過因為不是自己開,不會太生汽就是了
軌道建設花公務預算,無人車政府不用出資,有商機就有人願投入。無人車可有多種形式,不一定要共乘,兩人座的無人自動車也會因應而生。無人車與計程車不能完全類比,因少了駕駛人力成本,乘坐費用可能比計程車低。無人車可有效縮短城鄉差距,當普及化後,反而能減少民眾購車需求。人類因夢想而偉大,我相信未來的科技進展,能解決目前面臨的問題,讓交通更有秩序,行車更安全。
可以取代捷運的 , 無人車不是只有4人小轎車這種而已 , 它可以有很多種形式 ,4人轎車,貨卡車,9人小巴,30人大巴以主要幹道重運量可用無人大巴,次要幹道使用小巴,其它道路使用4人轎車 , 非常具有彈性,且能直接到達目的地不需要投入大量金額建設 , 且營運成本低 , 估計運費低於捷運能把降低道路上的9成汽車數量 , 降低空汙和道路維護成本 , 解決塞車和停車位不足問題蓋了捷運恐怕以後會成為財政的拖油瓶.......只怕成為不夠前瞻的思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