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台灣該加強的是用路人的平均水準吧許多道路的速限設置雖然不合理,但也是為了所有用路人的安全時速40的車禍跟140的車禍,嚴重程度的差距應該是不言而喻說到底許多道路的限速都是因為出過大事(飆車...etc)只能送那些喜歡危險駕駛的人一句話,以後大家就一起塞車吧...
誰說不會塞車,當車流量大時,很多路段都會因車速不夠無法舒緩而造成大排長龍,以台中龍井區向上路下坡路段那邊來說,平常車流量夠大了,而且貨櫃車一堆,再搞個區間測速,大家通通一起擠,不塞才怪,天天經過那邊,平日普通時間車就夠多了,上下班時更是恐怖,若不是有開得比較快的車子先超車通行,你就會看到整條下坡路滿滿的車龍,等到真正實施就知道了,反正有其他小路可以跑,對知道路的人來說根本無作用.
vmx wrote:不能超速=大家都塞車...(恕刪) 起步加速慢吞吞加上速限 N 公里,如果加上測速,多數人都會以表速 N-5 ~ N-10行駛,然後實際上GPS時速已經是N-10~15了,根本龜兒子.(E.X. 速限60,加上個區間測速,你就會發現一堆人以表速50~55在行駛,然後實際的GPS時速只有45~53左右而已.全台速限依現行標準+20,你要連巷弄裡都區間測速我沒意見.
塞車原因:1.進出匝道不守秩序排隊,硬要插隊那種所造成的塞車2.一直變換車道.競速.沒保持安全距離的逼車行為所造成的車禍導致塞車3.烏龜佔用內線道同時與外線道慢車並排所造成的回堵4.違規停車,把車停在車道上造成後方回堵5. 大貨車並排,以超級慢的速度在行駛,後面都是黑煙還有要補充的請繼續
想不到高雄的路段居然是 澄清湖的後山路段,松藝路這路很小、很彎、上上下下,但是需要區間測速?40000/360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60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44sec50000/3600 =13.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91600/13.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9=115.sec限速 40,騎到 50違規,1600公尺,要慢過 115sec區間是 會針對 機車 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