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數位儀表板導航是不是很難的技術

Pan.tc328 wrote:
地圖及導航基本上都是用google跟Apple.車廠不需要維護此系統


話是沒錯,但是車廠要付一定費用給這兩家公司。
我不是這個產業的人,以下是我的猜想
1. 導航是很在地化的東西,需要當地的導航軟體公司配合開發,不容易做好,又有可能被告,後續的更新也麻煩,懶得淌這個渾水。

2. 如果導航是顯示在多媒體主機上,如果有Bug或是當機,不影響行車安全,因此對軟體的穩定性要求可能就不高,開發成本低。但如果是車子的儀表板當機,可就不得了,軟硬體開發可能會變得非常麻煩,因此寧可顯示在多媒體主機上。

3. 之前有個講法,為何傳統車廠沒有辦法像特斯拉進步得那麼快,因為他有長期培養的供應鏈,若有太大的設計變動會導致供應鏈更換,使得原有的供應鏈失去訂單而造成反彈。這一些供應鏈廠商要是跟不上技術(TFT數位儀表),你還很難去淘汰他。例如"車沒事"問題一堆,但還是一直出現在那個品牌的車上....

車用電子首重安全,不要用消費性電子的想法去設計
傳統車廠是非常保守的,
他們寧可不動勝過任何改進,
因為任何一個改變,
車廠要費時費力評估,
供應鏈要费時费力做信賴性測試,
零件組裝起來要費時費力做測試,
車界就是要以最省成本造出稳定東西出來,
電子業3-5月就有新東西出來,
車廠要乘於10倍3-5年才有部分改進。
特斯拉是依電子業方式造車,
傅统車廠是依机械業方式造車。
政 Lee wrote:
車廠:太早放數位儀表(恕刪)


這個很平價。這些都不是新的東西。這在IT界都已經研究超過10年。
只要1萬元的手機就有非常多的功能
數位化就是cost down.iot物連網跟車上感測器串起來就車聯網了
wkh2006 wrote:
話是沒錯,但是車廠要(恕刪)


你想的太單純了
付錢這麼簡單?
整個產業會翻轉而且車廠被IT廠吃下來

所有產業跟這些廠合作之後全倒光了
現在手錶很少人買,Walkman,計算機,攝影機,報紙,還有隔壁的佳尼,台灣的導航等都已經差不多。
車商跟這些科技廠合作,以後主導權在it商上不是在雙B或T牌上。現在全世界最大四家公司Apple,MS,Amazon,Google,車廠的規模不到幾分之一
Jack兄 wrote:
傳統車廠是非常保守的(恕刪)


要是我也是很保守
車子首重駕駛跟安全
很多東西很炫但,只要出問題
現在消費者至上,只要出事車商就會倒
車子是越簡單越好
gp1288 wrote:
我不是這個產業的人,(恕刪)


我覺得以後是android auto,apple carplay 天下,他們有衛星,有掃街車,很多服務政府機關合作,很多使用者數據,AI建制。那些地方有什麼人,什麼車,有什麼事發生都知道

我看過Q5的車,搖頭。我覺得地圖要在多媒體主機上,且多媒體主機不應該駕駛導向。
簡單的說,中控台是駕駛者負責,介面越簡單越好。她只負責車子跟駕駛相關的事。多媒體是副駕跟整個家庭成員在操作,介面可以複雜點。
路線重要資訊簡化後投至HUD,駕駛一看就很清楚,視線跟眼睛成直線,不用往下往中控台看,也不用從非常多資訊裡找出來在看。

車子有多少功能才需多少螢幕。用螢幕是減少室內Layout複雜度,簡化按鍵。把一些功能放在第幾層後。但你車子只有10個功能,你需要放3個平板?還是10個按鍵,你三個面板各放7個功能?
你車子有30功能放一個平板,一個畫面10個資訊,左右按鈕在3個頁面切換就合理。

Q5我看了,中控台和多媒體主機都要放地圖才漂亮。沒放二邊會空洞。問題是我同樣的資訊有需要重複二次?什麼油量指示需要用二種不同UI呈現同樣功能放二個地方。
你首看戰鬥儀表板功能很多很炫,但二天後你就不會去玩她去動她甚至認為她是很笨的設計
數位儀表是很棒的東西 但不須整合導航 測速照相

最好就是連動手機APP

我覺得中央車機保留音響 音樂 影片播放

導航 測速 倒車 360顯影 應該都要在數位儀表

其實都弄得出來 車廠不要罷了
z123415299 wrote:
數位儀表是很棒的東西(恕刪)


我覺得中控台是關於交通部分,多媒體台是娛樂部分
車速,油量,車燈,里程等是中控,由駕駛者主導。

吃喝玩樂去哪聽什麼,看什麼~哭,這是副駕或家庭乘員決定
她叫你去哪裡,駕駛就是認真安全的開往哪裡即可。
千萬不要邊開車邊查地點找餐廳

而副駕也不需要看到你車子速度,油耗或什麼前後燈有沒有開的資訊。副駕不需要煩惱車輛狀況的事,她們只要信任駕駛即可
Pan.tc328 wrote: 這個很平價。這些都不(恕刪)
超過10年又如何...
車廠不放就是不放

如果連續劇第一天就大結局
那後面還要演什麼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