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董的純電車讓8…9字頭的油車搓咧蛋。

還要等兩年,有一點久。那時侯其他品牌的電動車應該滿街跑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是骨感
政府編列預算不也追加
人家神舟13兜半年回來
再看做而言能起?
還又多個腳麻的?
反正現在電車技術就那樣,充電都需要花時間
能建多少充電樁?
對面長假就發生了不少件為了充電樁打起來的
不是說它不好就真的卡瓶頸在充電時間還有點
加油站周轉率5分鐘,電樁周40分鐘來算...
郭董誠信有問題
就算賣60-70幾萬也不會買,其實最近的例子就是隔壁鄰居-中國的十一長假,中國現在在大力推廣電動車,買車有補助好像還免過路費吧?所以買的人不少,結果到了實際上路就碰到一堆現實問題,中國的充電樁數量應該算是多了吧,但是面對整體的電動車數量還是極度不足,等於說充電要排隊,充電過程要等待,而台灣各休息站有充電樁的數量是否足夠面對未來出現的電動車數量,保持一個問號,另外,充電樁是屬於一般充還是急速充的水準,前者就算你排到也要等幾個小時,除非所有的充電樁都是後者,不然以後電動車的使用者還是要面對。

還有就是里程數的問題,或許啦,台灣並不會像是中國那樣,因為人口數的問題,每次長假、春節都像是民族大遷徙,但是中國電動車標榜的里程數,還要扣掉車上的電子配備、空調耗電量,等於說500km不是真的就是500km,可能塞車、天氣熱空調開大,車上要用行車紀錄器、導航等等都會慢慢消耗原始的里程數,另外再加上地形的影響,都可能要隨時準備去休息站或是公有停車場、品牌展點排隊等充電,台灣目前未走到這條路,是因為電動車的基數還不夠大,政府希望轉型,但整體配套根本不夠。

還有就是充電頭規格難以統一,日規、歐規、美規(要轉成跟歐規一樣)、中國規?,電車充電就像手機充電,要帶足轉接頭,不然就不能充,台灣的電力規格也不太適合,以前就看過三劍客還在TOP GEAR時有測試過當時的電動車(其中就有日產第一代LEAF),即便不去特別設置快充的休息站、停車場、品牌展點,像在民宅或是商家借充電,雖然台灣是110/220V電壓並行,但除非特別去拉,不然一般常用插座還是只有110V,無法實現快速充電解決等待問題(還有個問題是自備的充電線要帶幾米才夠)。

郭董要發展電動車平台,這點是樂見,納智捷要轉型電動車也是其集團的決定,但是說平價電動車要打敗燃油車市場,實在言過其實,因為真的不是車價便宜,民眾就會買單,重點要符合移動生活需求才是重點,不然出門綁手綁腳,里程焦慮,那還不如在市區、近郊開電動車,出遠門換燃油車或是租燃油車。
人家老油車加滿油

早就從台北開到台南去睡覺了

你電動車等到充飽要等待多久?

等到半夜打嗑睡

人乾脆跑去訂飯店睡覺比較實在

笑噴
什麼?電池要月租6000元

那不就跟手機電信費一樣

就算沒開每個月也要算錢

根本比油車慘上N倍

老油車就算後面拖著一台大型油灌車

直接加滿油一年份要50000元

算算也比租電池便宜啦

想開就開 

不開也不會每月給你算月租費

爽 爽 爽
台灣小島 人多,只要假日各風景區都是人車,會不會塞着塞着就要救援拖吊。
KAZZ.
有可能,油車還可以油桶帶著,自己補充,電車真的只能找地方充電
台灣任何一座加油站

1小時內能幫40台油車加滿油

根本輕輕鬆鬆

那麼一座充電站呢?


充電站跟加油站能比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