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看跟 n7 類似規格的中國純電車做到什麼程度

唉!!

談車 就談車

文字言語都要加上政治學

不能 汽車歸汽車 政治歸政治嗎??
哈哈!
CcCManCcC wrote:
小鵬這種一直在用"大陸人"喜好造車,整車液晶面板+聲控,要各種炫?!

但傳統車廠造車經驗久的還是清楚實體按鈕最方便了
連幾百萬的賓士也不敢全面使用液晶操控

賓士56吋全液晶儀表板
別看到對岸好就急著否定

Panchrotal
Eigen 賓士生產世界第一輛汽車老廠。新廠說他沒經驗、老廠說他不缺錢?反正自己沒有的功能就找理由說不需要普及。
Eigen
汽車老廠又不是不會犯錯,觸控開關只是看起來高科技,就行車安全是一無事處。實體開關,駕駛才能盲按,觸控開關目光一定要移到開關上才按的到。
motolove wrote:
不是說不支持台灣純電(恕刪)


台灣能自主開發新車就該支持
如果想比較,是比較不完的

說真的,覺得大陸車很好,若真的進台灣,會買的又有多少人?
motolove wrote:
人家已經是量產備便 實車都能試了台灣人實在可憐 繼續抗中保台抗到百姓連買國外便宜車的權利都沒

不只台灣人買不到,全世界也沒幾個國家的人能買的到國外便宜車。

不想抗中保台,可以移民去對岸,就能享受對岸好,沒人能阻止你。


對岸舉全國之力在發展的產業,舉凡沒太高難度的,ex:鋼鐵、太陽能、led、lcd,都能以產能規模,打敗對手。

所以對岸的電動車產能高,這點沒問題。對岸的電動車好,這就很有問題。我也不認為特斯拉的電動車就夠好。

電動車很成熟了嗎? 油車很成熟,但大量生產的電動車也才10年左右,電動車還半生不熟

對岸真的能打的,10年後能活下幾家?要10年後才知道。一般人沒這本錢去賭


以前前東家生產汽車產品,在歐美的市佔率很高,沒新進對手嗎?當然有

但,業務一句話,這東西保安件,我們生產20多年,沒死過一個人。(產品出問題是會死人的)所以客戶才會一直買

省小錢,一但出一次意外,就全沒了。競爭對手怎麼比?

只能在人命更不值錢的地方賣個10年,以後才會有機會說,我們也賣10年了,沒死過一個人。


車子是什麼?是一般人會買的物品中,排名第二『貴』的東西。

第一名是房子。第二名是車子,第三名則是家電

高單價的產品,忘了產品的本質,消費者買了之後,就很難有下次機會了。


現在上路滿街亂跑的便宜電動機車就是對岸的產物,你覺得好嗎?
小靈通
放心,你很快就能買到比亞迪製造的豐田電動車[真心不騙]
jo87fish
我們一直用看不起對手的方式在嘲笑著,跟對岸不友好沒關係,但也要欣賞對岸努力的進步,謙虛點不好嗎? 別讓自己越笑越尷尬。
奇怪

板上常常看到會專門挑台灣品牌的車子拿出來跟大陸的比
或是極力吹捧大陸牌子,吹捧也只會單方面吹

很少看到拿大陸牌子跟其他國家的比

是比不贏所以一定要跟Luxgen比才會有優越感嗎?

還是政治引戰?
這種披著汽車新聞的政治引戰文,M1管理員似乎都不太理呢
skybug
不是一堆拿美國的特斯拉再比嗎?問題也沒比過不是嗎?
廢話了半天,然後自己買中國車了嗎?
沒興趣跟言不及義又沒禮貌的人對話,被拉黑的請自己多檢討。
himble4
綠共黨的民主真是教人噁心~[笑到噴淚]
兩邊在電動車領域沒的比

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的唯一對手是美國
耶喔
喔!龜龜哥,你怎麼跑到汽車版,宣傳國威了呀?[XD][XD]不看女優片了嗎!
motolove wrote:
阿是在現況啥小 ? (恕刪)

沒差啦中共大部分百姓也消費不起~
李克強說中共有六億人低於1000人冥幣
而中共有 94.87% 的人口、13 億 2823 萬人的月收入不足 5000 元人民幣
然後中國各城市的薪資中位數,平均數,均輸台灣(這還是城市比國家)
所以大部分人是無福享受這種高單價品的~
skybug
所以BYD每月十幾萬輛都是在中國的外國人買的?不對!不是說外國人看不上中國車嗎?
對岸銷量稍微好一點的車,月銷量都比台灣神A神C的年銷量要高,他們有超越台灣10倍的銷售量能夠去攤生產成本,在台灣面前,大陸的國產像是毫無啟動生產成本一樣,價格自然非常低。

不是說台灣商人很黑還是大陸商人很佛,他們人口比我們多幾十倍這就是事實,用車需求甚至比我們高百倍,年銷量也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總有台灣人看不到這些差異,整天罵售價⋯
其實應該學澳洲那樣全面開放進口就好,也不用再設什麼關稅壁壘。

一直很不懂堅持自製汽車的點是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