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月都會有幾週固定要回要老家
當時都是搭統聯或是國光,偶爾搭和欣
搭乘時間都是周五下午晚上搭與周日下午晚上搭客運
那時人潮很恐怖,時常要候補
客運也很常臨時加開車次
一直到買了車後才開始沒有搭客運
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開始出國旅遊或出差
因為過了晚上10點或11點要到機場
大概就是剩下客運可以搭乘
所以還是會搭客運
但是現在幾乎不搭客運了
原因很簡單
以前喜歡搭客運就是價格較低
很多客運站都會在火車站附近設站點
即使在火車站附近,還是很多人願意搭客運不搭火車的原因就是價格
再來就是班次多非常彈性,甚至連夜間車都很多班
但是現在票價漲這麼多,不如自己開車或是搭其他大眾交通工具
最重要的是班次刪減太多,過往彈性的特性已經沒有了
好幾次想要從南部搭客運到桃園機場
不是時間配合不上,就是中途轉車,所耗的時間成本太高
而且班機時間固定,也怕搭客運中間塞車導致延誤
客運經營收入降低,為降成本反而繼續刪除車次
真得是惡性循環
以前搭客運很多都是剛出社會新鮮人或是學生
現在搭高鐵都可以看到一堆學生了
所以代表.....票價也許已經不再是優勢了
20 年前每週要往返新竹高雄, 搭國道客運, 當時有統聯 (需到台中轉車), 阿羅哈, 和欣可以選, 從新竹大學路口到高雄火車站, 大概要花 4 ~ 5 小時. 優點非大假日是隨到隨劃位, 不用提早訂車票.
去年有段時間需要每週往返新竹高雄, 國道只剩和欣, 票價和台鐵自強號差不多, 但比 20 年前要多停很幾站, 台鐵如果要有位子, 要提早 1 ~ 2 星期訂票, 萬一臨時有事, 退票又要扣手續費, 高鐵雖然比較貴, 但車班多, 有自由座, 隨到隨買直接上車, 通常站 30 分鐘到台中就有位子坐, 就算台中沒位子到嘉義也一定有, 大概 1.5 小時就到高雄~~
所以去年我都以台鐵為主, 如果無法就坐高鐵...
雙鐵只要沒狀況, 基本上時間穩定, 台鐵除非有事故, 頂多誤點 10 ~ 15分到, 大概坐 3.5 小時, 如果能坐普悠馬, 更是只要 2.5 小時, 缺點是要是先訂票, 否則熱門時段很難有位子; 高鐵不用說非常準時, 時程又短, 用站的都可以忍受; 而國道客運就時間很不確定, 這幾年車班又少, 要走經常塞車的高速公路, 還不如就自己開車選路況好的時段上路來得有彈性~~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