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2050分
文章編號:91952470
個人積分:2861分
文章編號:91953003
貨物稅主要針對 非民生必需品 或 奢侈性、特定性質的貨物 課稅,目的是藉由價格機制影響消費行為,如:
汽機車(鼓勵節能、抑制豪華車消費)
飲料(含糖飲料為主,抑制不健康飲食習慣)
家電(如冷氣、冰箱,藉由稅率調整促進高效能產品)
2. 促進資源節約與環保
透過課徵貨物稅來引導消費者選購節能減碳、環境友善的產品,例如:
電動車、油電混合車稅率優惠
高耗能產品稅率較高,促使節能產品普及
3. 調節社會公平與收入分配
針對奢侈性商品(如高價車輛、遊艇)課徵較高稅率,有助於收入再分配,減少社會財富集中。
4. 增加政府財政收入
貨物稅作為政府稅收來源之一,能為公共建設、社會福利提供部分財政支持。
5. 配合產業政策調整
藉由調整特定貨物的稅率,配合政府對於產業發展的政策需求,例如鼓勵新能源車輛、低碳產品等。
總結一句話:
「貨物稅」本質上是一種「引導消費行為」與「資源調配」性質較強的稅收,不是單純為了課稅而課稅。
⚠️ 不過台灣對於「生活必需品」如糧食、衣物、一般家庭電器用品並不課徵貨物稅。課稅標的是以「特定消費」為主(例如機車、汽車、冷氣、飲料等)。
→ 這點經常被批評「某些早期必需品仍課貨物稅(如冰箱、冷氣)」與「奢侈性消費未全面納入」有時代脫節問題。
所以既然有奢侈稅了 這就是重複課稅了


如果真的鼓勵環保,以排氣量來徵收是種隨便又過時的想法...現在有些車廠可以造出能省油的大排量車種而且大排車也本身一直不意味著奢侈與昂貴,有些車廠造出的低排量車種也可以做成是耗油又昂貴的車。技術的改變導致想抽有錢人的稅都不能全抽到,不該抽得人又被迫剝一層皮。為什麼,隨油徵收才是最好的制度,但是政府是個阿斗還不改。

難怪這樣的貨物與牌照稅制在美帝看上是種不公平的制度,現在要過來跟您討,只能說古板的稅制正在害死自己,還沒有知覺嗎 ?
個人積分:17373分
文章編號:91953355
個人積分:17373分
文章編號:91953370
個人積分:13476分
文章編號:91953372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