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小鎮科技執法 交通罰款每日進帳逾300萬元

住宅區放這種科技執法合理啊,哪像台灣
猴子通常都不會去檢討自己,區間都是那堆猴子自己搞出來的
venon
+5
esniader wrote:
看第一段寫的內容, 不就我們的"區間測速"

稍稍不太一樣,
這種是國外為了懲罰不想走主幹道,喜歡避開大眾走的路線、走小路,為了省時間去抄捷徑的駕駛,所立的法律。
應該是類似的道理
有網紅在教導如何破解區間測速, 看來有機會可以出國表演了
sagat
出國表演,為國增光,讚讚讚,吱吱吱
要用交通設計解決這種問題,就是把外環道路做好,讓只是經過這個小鎮的車輛經由外環道路快速通過,會真正停留的再開進這個小鎮。


指的是這個小鎮吧!
鎮外圍有公路可以走啊, 中間那條穿越道路不知是否也架設科技執法
台灣的測速照相....明明都會有標示牌告訴你這邊有測速

還會被拍的....不就跟用輔助駕駛去撞緩撞車的87差不多...
venon
+5
sagat
不會聊天,吱吱
我大概看了一下德文的新聞。

有提到Birsfelden的居民車牌或有授權車輛,不會被罰款

會被罰的,有一定的比例是開車路過通勤的法國人。

那條路我從影片看到了,不是什麼鑽小巷子。

為了要超過十五分鐘,才一公里多的路程,

平均時速不能超過六公里左右,上班時間鐵定大塞車。

其實這樣搞,Birsfelden居民因為大塞車也搞到自己。

果然臺灣一堆正義的表哥、表妹

補資料

我沒仔細研讀新聞內容,

似乎是要求在此鎮要待十五分鐘,而不是特定的馬路上。

此鎮河的對岸就是德國,

從德國看來是走邊邊南北向,然後在底邊右轉去瑞士東邊的封閉道路經過此鎮,

但不會進入鎮內的道路。

更左邊是法國跟瑞士接壤,藍色3號Rheinfelderstreasse,

是法國人主要通勤會經過此鎮的道路。
台灣科技執法一天收入應該也不惶多讓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