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ychen57 wrote:
照大大你的理論,讓你...(恕刪)

...如果只是談安全距離...一堆汽車通通都是貼的死死的安全距離不會比機車多太多 機動性是亂原??我倒不這某認為

這樣就我個人關點騎實因該說是節省空間...充分利用空間罷了 你一個汽車停車位你可以停幾台機車呀...少說4到5台吧

亂停車....汽車比較嚴重吧...尤其是並排停車或是占用道路之類的...在鄉下公車要準點或是加班次原本就是不符成本呀

連載是區都有可能因為某一條路線太少人搭而停掉那一條路線 畢竟他們也是要賺錢的...這一點我支持你的說法

速度分流的話...其實原本就是這樣呀...簡單一句...市區速限最高速限哪一台機車辦不到??...就連快速道路一般機車

也可以負擔那一個速度了= =...而且這樣還比較安全
wychen57 wrote:
照大大你的理論,讓你當交通部長好了,但小弟敢放個大屁,照你的理論去安排交通政策,不用半年,台灣的交通鐵定出亂子!你看到的都只是一個面,交通網並不是你想的這麼單純容易。

鄉下的規劃本來就不同於大城市,要準時而密集的班次不難,但搭車人數呢?鄉下地方有足夠的搭車人數支撐公共運輸系統的開銷嗎,你認為油不用錢,還是公車一台只要五十萬?(最明顯的例子:台中跟高雄,人夠多了吧,公共運輸發展的起來嗎?)別只會放烏拉屁,等你做到交通規劃的官員就知道有多難規劃了。

鄉村的都市規劃自有鄉村的重點,在就業人口數量的考量下,很難有發達的公共運輸系統,此時鄉村的規劃自然就不是走"商業都市"或"工業城"了,而是觀光或傳產的走向,運輸系統便會只以特定區域、特定路線的規劃來走,這是很無奈的事。放眼各國,不論開發中、已開發國家,絕對沒有一個國家是敢把所有城市"都市化",這是有其考量的。


不過你說機車是便利的交通工具,小弟絕對贊成,可是機車的機動性也是造成亂源之一,這也不可否認,只要是有台灣人的地方,不論開車騎車,都免不了鑽車縫亂停車的壞習慣,小弟也是其中之一,但也正努力改進自己。至少小弟在外縣市騎車開車,絕對是找收費停車場停車,一方面不願意車子有受損機會,一方面也避免妨礙交通。

但比較起來,機車與汽車,在機動性上,絕對前者好很多,但也容易造成車禍,正因為重量輕,加減速都快,容易使駕駛人(法律上不論汽機車一律稱駕駛人)輕忽安全空間的計算(你看開車跟騎車的人,安全距離抓的一定有差),加上機車是肉包鐵,往往事故發生,傷亡一定比汽車駕駛人來的嚴重,這也是台灣交通"八股"官員一直不敢對機車放鬆的主因,人命關天,誰敢拿自己烏紗帽跟前途開玩笑呀,寧可保守讓帳面傷亡數字減低,也不敢放手一搏做改革。就算大大你當交通官員,我也不相信你有這魄力能改變,這是整個交通大環境的問題,非一朝一夕能改變的。

所以回應樓上某個大大說的,在這議題一直打轉,根本沒意義,與其一直說機車好,不如花點精神想一些改善交通環境的方法,機車不會是唯一的solution,但也不可能將機車排除在交通工具名單外,至少據小弟常去先進國家的經驗,台灣的道路動線規劃、路標系統、速限、車速分流(不是車種分流,可別眼殘看錯),住宅區與商業區的分離,都得重新調整,光是住宅與商業混雜,永遠不可能有交通改善的一天,要是大大你能想的出好辦法,那才是真正解決機車族在台灣沒路權的福音,別再汽車vs機車的鬥爭上打轉,真的一點意義都沒有。

板上看得廣的人不多,交通混亂不會只因為機車這個單一元素

如果要整理出問題source,或者要提出解決方案

差不多最少這麼長
(有想到補充的內容,不過懶得再改了...................)

我那份小論文所提的構想是長遠平衡的方向

解決方案會是個缺一不可的套餐,而且實行必須超過10年才會有明顯成效的存在

改革內容會囊括道路交通系統的設計核心、制度到後續的工程、教育、執法的基礎建設





你對交通運輸管理有所了解,那麼你應該同時了解到機車只是祭品這件事情

被當成祭品的人也不是每個都心甘情願的
個人認為台灣機車數量應該壓低到1000萬輛以內..自小客車應該限制在400萬輛以內...提高牌照稅..繳交道路稅..能源稅等等方法才能有效抑制器機車數量..不要民眾跳腳就牽就姑息..台灣的車輛售價和相關稅額已經是相當低了..
foxbat93 wrote:
台灣的車輛售價和相關稅額已經是相當低了..


台灣150CC以下的機車,從09年5期來,平均售價至少都漲了5K~10K不等
要比起以前更是嚇人

汽車跟150CC以上的機車更是不用講
有些國產機車在外國的售價跟台灣一樣,甚至更便宜

汽車就不用說了吧....有些進口車國內的的售價是國外的兩倍
進口重機更是盤子敲到爽
foxbat93 wrote:
個人認為台灣機車數量應該壓低到1000萬輛以內..自小客車應該限制在400萬輛以內...提高牌照稅..繳交道路稅..能源稅等等方法才能有效抑制器機車數量..不要民眾跳腳就牽就姑息..

每次從中壢火車站出來,就會有一堆計程車司機在車站出口拉客,數十年如一日,形象說多難看就有多難看,中壢給外地人的形象當場被擊垮....
既然要減少車輛數,那就從計程車這種非大眾運輸工具開始砍吧!!
胡言亂語 僅供參考
昆蟲博士 wrote:
如果只是談安全距離...一堆汽車通通都是貼的死死的安全距離不會比機車多太多 機動性是亂原??我倒不這某認為
...(恕刪)


內側外側全都塞的滿滿的,有時連機車道也都塞滿!!
他說的只適用在大眾運輸發達的都市裡,如果你是在郊區或鄉下,誰鳥你啊!!
這位天才,可能以為遍地是捷運,到處有公車

如果你這樣跟他說,他可能會回你 (可以蓋啊可以有配套措施啊!總之還是要廢摩)

那就像,水質不好的地區,政府跟你說

(禁喝髒水,我將來會蓋新水庫牽新水管,總之等我蓋好前,你別喝水)
kaelyn wrote:
我是住中部市區也沒捷...(恕刪)


我弟弟就是騎機車離開人世的
撞上蘆洲線捷運 三和國中施工處
五年前離開的 到現在蘆洲線也還沒通車
我現在每天也都騎機車跑業務 只求溫飽
除了下大雨 颱風天 載送大型物件 跑長途 非不得已才開車
你的想法太天真了吧
等你有了家庭必須填飽每個人的肚子
你就知道機車是多麼重要的工具
我住台北 未來5年內我家附近也會有捷運站
難道要我的小孩5年都不要吃飯 不要念書嗎?
我也有騎紅牌 我相信:車子只是果 人才是因
當然我不否認肉包鐵的危險性
所以防禦駕駛應該要列入考照中 實際道路駕駛也要列入
未來還很漫長 考慮到現實才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未來紅牌一定能上高速公路
要禁摩 那你考慮一下回歸祖國吧
以國外的案例,為了維持鄉村地區基本的大眾運輸服務是以公營或半公營的方式。
公營的案例在台灣,台鐵以及台北市營的台北捷運就是一個例子。
至於半公營,也就是公營、私營以外的"第三部門Voluntary sector"的非營利組織。

像是日本國鐵民營化之後,許多末端的地方支線,隨著時代改變或產業結構變遷,利用率逐漸下降造成嚴重虧損,因而被迫廢線。但對於偏遠地區的居民而言,這些路線都是當地的交通命脈。

因此便由各地方行政單位再加上一些民間企業成立第三部門公司共同支撐這些巴士或者支線鐵路,接手這些JR或民營鐵路公司不願接手的虧本路線,採公益性質經營。同樣的案例在歐美國家也都有相關案例。

除了交通之外,第三部門非營利組織還可運用於都市開發、更新、社區營造以及教育、醫療等,以消除以利益為導向的都市發展模式以及鄉村或偏遠地方民眾的日常生活所需。

機車路權還不是台灣交通最大的問題,除了私人運具密度過高,更重要的是最根本的教育、工程、執法三大面相。
在台灣這三項都不合格,這三項受到重視,才有可能來改善後面一些比較細枝末節的東西。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