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自動讓道(討論

chiashin wrote:
論文哥真是好笑,幾乎不看他的長篇大論,早把他設為黑名單了!
要不是為了回你的文,還不知道他鍥而不捨的追殺我?

沒關係
小弟明白您「尋求專業」的可信度


chiashin wrote:
看到你引用的圖表,我產生一堆問題,而你真的看懂了?
超車道車流量達2500台/小時,平均時速約108公里
此時中間車道對應的車流量是?
假設約2000台/小時,平均時速約100公里


把問題簡單化,用平均值計算,換算了一下:
超車道平均1.44秒經過一台車,平均車距43公尺
中線道平均1.8秒經過一台車,平均車距50公尺
這種車流,只要一變換車道,安全車距不足
應該會減速,立刻會拖慢整體車流
很難想像能維持100公里以上的時速?
而超完車就回中線車道的定義又是什麼?
中線道平均車距50公尺,要硬塞回去嗎?
還是一路開在超車?
如果這樣,跟台灣允許用最高速限開在超車道有何不同?

中線沒有安全車距
就超到有安全車距為止再回去

超不過去才會有擾動車流的問題
如影片中內側車道那台
跟小弟一樣是要下交流道的呢
變換車道還給您帶煞車喔



chiashin wrote:
針對高速公路塞車情況,NEXCO 透過長期監測後,總結出 3 大關鍵因素:

1. 當慢車道出現稍微堵塞情況,部分駕駛為了保持較快車速,就會直接變換到快車道。

2. 當大量慢車道車輛變換到快車道,將造成超車道原本各車之間安全距離不足,導致後方車輛不得不踩煞車。

3. 由於短時間內超車道出現過多車輛導致塞車,連帶影響到慢車道降低車速。

起碼人家這是為了超越慢車進入超車道
台灣可是一堆一上高速公路就「起飛」的喔
還不是為了「超車」
您還說他「合法」
您通通忘了嗎?

chiashin wrote:
之所以在遇到塞車時,進行變換車道動作,會導致塞車更嚴重,NEXCO 東日本關東支社表示,塞車時各車道的速度幾乎相同,但出現變換車道時,將造成其他後方車輛煞車,進而導致後方車潮堵塞更嚴重,甚至容易發生追撞事故。

為了解決塞車的情況,NEXCO 以東北自動車道(東北高速公路)一段三車道的路段進行實驗,透過高速公路上的 LED 面板提醒「渋滞予防のため 左側車線のご利用を」(預防塞車情況,請行駛左線慢車道),實際進行一個月後,發現當駕駛遇到塞車時,使用快車道比例若低於 6%,可以讓堵塞長度降低 12 公里。

既然大家擠到超車道是塞車的原因
您怎麼會同意讓人在中外線還沒「填滿」的狀況下
還能「合法」使用超車道呢?

台灣的「法律」跟日本的一樣都是「超車道」
知道擠在超車道會塞車



chiashin wrote:
另外東京大學教授西成活裕教授也提出「吸收塞車式駕駛法」,就是在行駛時有意加大與前車的距離,這樣就算前車突然緊急煞車,也不需要立刻減速,能保持車流的行進,後方車輛也就不會跟著煞車,塞車的情況便能很快緩解。

一個是塞車的「原因」


一個是解決塞車的「辦法」


既然車距如此重要
為何要浪費中外線的道路空間
空到讓人可以從慢側超車?

西成活裕教授說塞車的臨界點
是車距在40公尺以下
每小時600台時
每車可分得183公尺
何須「超前部署」?
8924132 wrote:
中線沒有安全車距
就超到有安全車距為止再回去
我想表達的是車流量夠大時,超車道已經失去意義

8924132 wrote:
既然大家擠到超車道是塞車的原因
您怎麼會同意讓人在中外線還沒「填滿」的狀況下
還能「合法」使用超車道呢?
該研究只有一個重點,塞車時盡量不要變換車道
剛上高速公路時,從外線變換到內線也是變換車道!

8924132 wrote:
台灣的「法律」跟日本的一樣都是「超車道」
知道擠在超車道會塞車
我以前也貼過圖片,國道警局製作的紅布條:
【內線車道為超車道 及 限行最高速限小型車】
荷蘭高速公路速限大降減排

荷蘭政府宣布,2020年起高速公路最高速限將大幅調降,從每小時130公里減至每小時100公里,以減少汙染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首相呂特表示,這是一項「爛措施」,但有必要。
-----------------------------------------------

德國的無限速高速公路也一直有不同的聲音
時速100公里,一公升汽油可以跑約20公里
時速200公里,一公升汽油只能跑5公里左右
seou wrote:
車流量小 車道同速

車流量小要塞車我是沒遇過,因為車流小左右都是空位,一下子就過去都沒機會塞,我開的路段常有前後三百公尺只有三到四輛車,如你所謂塞車定義是時速低於110KM/H的話,那大家應該常遇到塞車
chiashin wrote:
我想表達的是車流量夠大時,超車道已經失去意義

所以,每小時600台叫車流量大?


chiashin wrote:
該研究只有一個重點,塞車時盡量不要變換車道
剛上高速公路時,從外線變換到內線也是變換車道!

每車可分得183公尺就堵住開不到最高速限
您就認為塞車了

chiashin wrote:
我以前也貼過圖片,國道警局製作的紅布條:
【內線車道為超車道 及 限行最高速限小型車】

但是小弟看到您在這幫不到最高速限的辯解呢


chiashin wrote:
荷蘭政府宣布,2020年起高速公路最高速限將大幅調降,從每小時130公里減至每小時100公里,以減少汙染物氮氧化物的排放量,首相呂特表示,這是一項「爛措施」,但有必要。
-----------------------------------------------

德國的無限速高速公路也一直有不同的聲音
時速100公里,一公升汽油可以跑約20公里
時速200公里,一公升汽油只能跑5公里左右

這邊速限只有100公里
但是到每小時2500台流量
還在「超速」喔
8924132 wrote:
所以,每小時600台叫車流量大?
我分析日本的數據,你拿台灣的數據想表達什麼?
8924132 wrote:
但是小弟看到您在這幫不到最高速限的辯解呢
我怎樣辯解?
前提是什麼?
什麼樣的交通狀況?

麻煩先說清楚講明白!
chiashin wrote:
我分析日本的數據,你拿台灣的數據想表達什麼?

他山之石可以為鑑聽過沒有?
您搬「他山之石」來分析
然後不准小弟拿它反映一下台灣與它的差距?

chiashin wrote:
我怎樣辯解?
前提是什麼?
什麼樣的交通狀況?

麻煩先說清楚講明白!

奇怪了?
您直接就這麼說了


這有提到甚麼「前提」跟「交通狀況」嗎?

小弟只能理解成
不用「最高速限」您也認為他「合法」

不然您認為速限110他開109合法嗎?
8924132 wrote:
這有提到甚麼「前提」跟「交通狀況」嗎?

小弟只能理解成
不用「最高速限」您也認為他「合法」

不然您認為速限110他開109合法嗎?
我前面講過很多次:

1.一個是法規(理論),一個是實際
我沒說開109合法或不合法
只說實際執行時有寬容值
我個人接受有寬容值

2.至於前提,車流量大,車流量小的情況就不一樣啊!

交通法規規定了速限、超車道等條文
但最後一行寫塞車時,不受上述規定限制

這兩天討論了這麼多,足夠證明我的觀點
車流量夠大時,盡量不要變換車道,保持在原車道
車流才會更順暢!

前面有網友說要盡量跟上車流
這說法也被日本的研究打臉!
chiashin wrote:
我前面講過很多次:1(恕刪)


我認為你的說法有點是用結果的現象找理由支撐,但並沒有解釋為何國道常常內線的車多於外線。國人駕駛潛意識喜歡往中內線跑,明明最外線都沒車,駕駛習慣上就是喜歡一上交流道就往中內線開,然後打死不會再切到外線。最後再來找理由說內線車多切不出來。那一開始就不要往中內線切就好了,先把外線補滿吧。

駕駛習慣養成不是一個人的事,最終就是台灣最怠惰的交通部官員的問題。


(題外話, 偉大的交通官員要在北宜公路要區間測速 40km!!!,來看看之後北宜會怎麼演變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