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shin wrote:
論文哥真是好笑,幾乎不看他的長篇大論,早把他設為黑名單了!
要不是為了回你的文,還不知道他鍥而不捨的追殺我?
沒關係
小弟明白您「尋求專業」的可信度

chiashin wrote:
看到你引用的圖表,我產生一堆問題,而你真的看懂了?
超車道車流量達2500台/小時,平均時速約108公里
此時中間車道對應的車流量是?
假設約2000台/小時,平均時速約100公里
把問題簡單化,用平均值計算,換算了一下:
超車道平均1.44秒經過一台車,平均車距43公尺
中線道平均1.8秒經過一台車,平均車距50公尺
這種車流,只要一變換車道,安全車距不足
應該會減速,立刻會拖慢整體車流
很難想像能維持100公里以上的時速?
而超完車就回中線車道的定義又是什麼?
中線道平均車距50公尺,要硬塞回去嗎?
還是一路開在超車?
如果這樣,跟台灣允許用最高速限開在超車道有何不同?
中線沒有安全車距
就超到有安全車距為止再回去
超不過去才會有擾動車流的問題
如影片中內側車道那台
跟小弟一樣是要下交流道的呢
變換車道還給您帶煞車喔

chiashin wrote:
針對高速公路塞車情況,NEXCO 透過長期監測後,總結出 3 大關鍵因素:
1. 當慢車道出現稍微堵塞情況,部分駕駛為了保持較快車速,就會直接變換到快車道。
2. 當大量慢車道車輛變換到快車道,將造成超車道原本各車之間安全距離不足,導致後方車輛不得不踩煞車。
3. 由於短時間內超車道出現過多車輛導致塞車,連帶影響到慢車道降低車速。
起碼人家這是為了超越慢車進入超車道
台灣可是一堆一上高速公路就「起飛」的喔
還不是為了「超車」
您還說他「合法」
您通通忘了嗎?
chiashin wrote:
之所以在遇到塞車時,進行變換車道動作,會導致塞車更嚴重,NEXCO 東日本關東支社表示,塞車時各車道的速度幾乎相同,但出現變換車道時,將造成其他後方車輛煞車,進而導致後方車潮堵塞更嚴重,甚至容易發生追撞事故。
為了解決塞車的情況,NEXCO 以東北自動車道(東北高速公路)一段三車道的路段進行實驗,透過高速公路上的 LED 面板提醒「渋滞予防のため 左側車線のご利用を」(預防塞車情況,請行駛左線慢車道),實際進行一個月後,發現當駕駛遇到塞車時,使用快車道比例若低於 6%,可以讓堵塞長度降低 12 公里。
既然大家擠到超車道是塞車的原因
您怎麼會同意讓人在中外線還沒「填滿」的狀況下
還能「合法」使用超車道呢?
台灣的「法律」跟日本的一樣都是「超車道」
知道擠在超車道會塞車


chiashin wrote:
另外東京大學教授西成活裕教授也提出「吸收塞車式駕駛法」,就是在行駛時有意加大與前車的距離,這樣就算前車突然緊急煞車,也不需要立刻減速,能保持車流的行進,後方車輛也就不會跟著煞車,塞車的情況便能很快緩解。
一個是塞車的「原因」

一個是解決塞車的「辦法」
既然車距如此重要
為何要浪費中外線的道路空間
空到讓人可以從慢側超車?
西成活裕教授說塞車的臨界點
是車距在40公尺以下
每小時600台時
每車可分得183公尺
何須「超前部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