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box wrote:只能說 部分業務員說話真的很不老實 如果買方不多做功課真的會被業務唬了 畢竟買方的錢也是一點一點賺來的辛苦錢.將心比心. 推這一段話~當年我買車的時候.自己做足了功課車款.配備.保險...自己整理了一張菜單出來.逛遍了大台北地區的經銷商去找業代報價!同一間公司不同業代.對於同一份菜單的報價從60萬~70萬都有!你最後會找誰買?
如果人人都是好業務,那我想人人也都會是好顧客了,偏偏好的業務不太多,所以顧客自然不會把業務當成有良心的好業務了。以我自己買車的經驗來說,還真沒遇過太多好業務,人生的第一台車福特Tierra Life,賣掉的時候我只問說,怎麼兩三年就跌幅那麼多,當初買車的業務竟然回說一句:誰叫你買福特車,雖然是事實,但有必要講話這麼白目嗎?人生的第二台車買Tiida,業務發揮舌燦蓮花的功力,說什麼好的業務才會有好的服務,我還真信了沒殺太多,結果買沒兩個月業務就跳槽到Toyota是怎樣,另外我要求半年內出廠的新車,偏偏最後說只剩一年車,合約寫銀色,交車卻半強迫我換米白色,要求接上影音線,交車時推說沒辦法,辦個貸款本來ok,事後卻說資格不符得換另一家高一點的利率才能核貸,送條救車線,也送條超短的,反正合約有講沒講的都給我跳票一堆,要不是急著用車,還真想直接退掉訂單。業務很辛苦,其實消費者也很辛苦,但買賣雙方不就是這樣互探底線嗎?賺錢不是罪惡,就看您的技巧與誠意了,取暖不過是自我安慰而已,多磨練業務技巧比較重要,加油吧!
買方要價格賣方要業績這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問題業務很辛苦底薪少、獎金少、籌碼少...但是也有業務年收入百萬以上的如何賺錢不能靠賣新車最重要的是處理買方舊車那才是利潤景氣好新車就賣的好中古車也會跟著增加銷售景氣不好新車就不好中古車銷售數量也會跟著減少但新舊的比例確增加了我朋友當汽車業務他一直把汽車業務當服務業看待每個月油錢大概1.5萬一個月平均賣5部新車只賺底薪16000+部份業績獎金+佣金約5000他根本沒有賺到車子本身的佣金只收新車服務費賺的錢只夠付他的油錢+手機費但是他竟然一個月還可以賣5~20部中古車再外加賣給工廠20幾台租賃車的固定保養費所以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賺佣金不是滔天大罪而是根本賺不到有空的話可以看一本〝賣竹竿的小販為什麼不會倒〞各行各業都一樣
如果是買房子,業務賺更多,但是房仲要幫屋主找適合的房子、帶看房子,至少我們還知道房仲幫我們做了什麼事。但是出廠的新車,同廠牌同一款每台都一樣,說難聽點我們自己看也可以,業務到底提供了車主什麼服務?賣一台車值得賺好幾萬的業績獎金?想想業務為車主做的真的不多,當然是能砍多少就砍多少啦,更何況,車商抓那麼大的折價空間,(=業務的獎金)業務能a到其中多少全憑與買家爾虞我詐的本事,買家砍得少,業務就賺得多,所以業務的目標不但是要a你很多錢,還要你高高興興的掏錢出來給他a。外國有人說,賣車這行業跟詐騙差不多,消費者要不用力砍價才是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