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有誰知道賽車中換輪胎為何會那麼快……


zeke wrote:
現在F1已經改沒有...(恕刪)


小弟也記得好像是1秒可加10公升

AriesKao wrote:
高興,口袋夠深的話...(恕刪)

難得看到專家回文......

請問一下,以目前的F1來說,到底有多少的電腦控制在上面,而非駕駛控制的? 還是說,車隊其實都只能監控而已,而車子起跑之後,只能靠車手自己去使用方向盤來改變設定??
End of Story....Bye....
回樓主
Formula 1 Pot stops 1950 & taday
輪胎換這麼快,除了科技進步之外,其結構設計就考慮到拆換的問題,而且還不只是輪胎,還有鼻翼也是快拆更換的
注意到影片中的人員,動作確實沒有多餘之外還在旁準備備用的工具以防意外
PS.我在01~03年(大舒的全盛時期時候)聽主播羅賓說那些換輪胎的年薪可是40萬鎂起跳

AriesKao wrote:
高興,口袋夠深的話= =
您要用FIESTA挑紐柏林進50強也是ok的
照您的意思…
Civic Type-R也是超跑,VW GOLF GTI也是超跑…一堆能進前50的都超跑

別在那外行講內行話
GTR本身並不具備超跑的規格
改造過才接近超跑的規格
FIA規範下,各家的引擎規範會被統一
統一的情況下,何時見過GTR拿前3名了= =?
WTCC、DTM、SUPER GT、Supercars V8、FIA GT(恕刪)


我也認為GTR不屬於超跑車系

但有在留意Super GT, 記得今季頭三場GT500都是GTR 冠軍吧?

GT300 GAINER TANAX GT-R 車隊去年成績也不差吧?
前幾天看到影片,換輪胎只有2秒
大概十個人吧!
輪胎都不用鎖螺絲的嗎?
放進去就可以了


F1等封閉賽道內的賽車多是單顆螺絲的設計(見下圖二),所以在拆裝之間只有一下,加上四個人輪子一人拆一輪又有專人拿下跟放上輪子快是當然的。(見下圖一)


圖一,目前F1 Pit區標準換胎人員


圖二,Audi Le Mans 賽車,請特別注意輪圈

另外,他們跑一場都不用加油之類的嗎?

F1目前是不用,其它(如GT1,Le Mans)則是要。(見下圖三)



圖三,Audi Le Mans 賽車進站加油

輪胎是多久換一次呢?
為何會那麼快就要換
好像整場需要換不少次的樣子

看輪胎情況不定,目前F1是規定至少要換一次不同種類的胎


還有,都不用熱胎的嗎?
速度那麼快…

有用暖胎器先預熱(見下圖四紅圈處),加上比賽胎的工作溫度比較快拉上來,所以跑個一圈後就可以了



小弟我還真是十足外行人
麻煩懂得人,可否指教一下…




台灣胖胖糖 wrote:
2秒是可加多少油
還...(恕刪)


以F1來說2秒可加40到45公升,約6秒可以加滿。


台灣胖胖糖 wrote:
即便是這樣子
一人加...(恕刪)


F1考量風阻有蓋子但會自已開,其它賽車是連蓋都免了


台灣胖胖糖 wrote:
2秒換輪胎,加油
真...(恕刪)


一樣用F1說,還可以換前鼻翼,幫車手擦個頭盔鏡面再順手清一下進氣口,當然啦還要把車子頂起來跟放下來。
你只要有一個概念...就是在陸地上跑的車,沒有任何車會比F1快就對了!
答えは一つ。強いものが勝つ
我們一般車螺絲好像要5顆,是嗎?
但賽車只要一顆
當然,我知道是特殊設計過的
那麼,他們好像都2,300在跑的
馬力又大
為何不會輪胎飛出去??

其實不用賽車,某些超跑也是(下圖一)。其實只要讓螺絲鎖固的方向與輪子轉動方向相反,除非沒鎖好或是螺絲固障否則是不會掉的。



圖一,這是法拉利599XX EVO的輪圈拆下後的樣子

還有,他們車體都是特殊設計的
好像才100多公斤是嗎?

這是指單式車體(下圖二,黑黑的那個部份)的重量,不是全車的。


圖二,單式車體的撞擊測試

又輕,又可保護駕駛
好像一撞到會怎樣怎樣的,我忘了(>_<)

炭纖維的缺點就是脆,所以撞到後會一但超過車體設計的力量車體會破碎

若拿在一般房車,可能嗎?
不過,連我都想到了,車廠一定會想到
想必是不可行
但為什麼呢?

保時捷918,法拉利 laferrari等超跑都是這樣的設計,缺點是貴。不過雖說如此但BMW做到了,目前量產車只有i3與i8是機械大量生產並膠合的炭纖維車體(下圖三)


圖三,BMW i3車體結構
請問一下,以目前的F1來說,到底有多少的電腦控制在上面,而非駕駛控制的? 還是說,車隊其實都只能監控而已,而車子起跑之後,只能靠車手自己去使用方向盤來改變設定??

正確的說除了方向盤是真的由車手控制電腦輔助外,其它的控制都是經過電腦。車隊可以針對引擎點火等動力系統做遠端切換系統或設定(就是簡單的修改一些參數或重置ECU裡的子系統,其實跟我們用藍芽玩ODB2差不多),當然也能監控。但車輛ECU的模式,煞車模式,動力模式等設定只能由車手的方向盤來切換(所以有時可以看到比賽中車手向車隊反應某個模式無法使用或切過去之後反應與先前設定的不合要車隊檢查)
AriesKao wrote:
高興,口袋夠深的話
別在那外行講內行話
GTR本身並不具備超跑的規格
改造過才接近超跑的規格
FIA規範下,各家的引擎規範會被統一
統一的情況下,何時見過GTR拿前3名了= =?
WTCC、DTM、SUPER GT、Supercars V8、FIA GT...(恕刪)



幫GTR平反一下,人家可是SUPER GT-GT500 2014、2015連莊的車隊及車手冠軍(雖然參賽車與量產車結構上跟本不同台)

不過平心而論 GTR應該可以歸類在與911 TURBO同級的Supercar,而非同為日系車HONDA NSX的Hypercar,當然更別提megacar。有趣的是GTR是卡在要歸類在Supercar還是Sports Car(這是認同問題,因為就速度等級上來看其實GTR跟Lancer Evolution X FQ-400這種東西很像),但HONDA NSX卻是卡在叫Hypercar還是Supercar(科技沒問題,速度與價格卻是問題)兩台日本車其實在國際上的認同度都是偏向我後面打的稱呼但是還是會有聲音說能不能升級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