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總經理:盼政府給國產車生存空間


魯拉拉拉 wrote:
裕隆真的是很可憐,一直都沒有獲得國家什麼資源,自立自強走到現在,進口車被課重稅,還有ARTC幫忙壓制也沒用,百姓還是選擇昂貴的進口車,這些年那智傑積極努力的在價格上,不對,是品質和售後服務上深耕,仍然不敵進口車,希望政府能給國產車生存空間....(恕刪)


我用猜的, 其實你想說的我先幫你貼上.

電動車生不出來 綠委要求裕隆繳回100億

等等看管理員會不會又隨便找個理由來刪文.

魯拉拉拉 wrote:
裕隆真的是很可憐,...(恕刪)



[百姓還是選擇昂貴的進口車].......這個問題要問你們鹽董啊! 他不是開進口車嗎?
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問題是甚麼阿
當初政府拒絕了特斯拉而把不住給了納智捷結果呢
現在有研發出甚麼電動車嗎
當初把錢投資在特斯拉可能現在是台灣的品牌了
就算把NISSAN 搞爛 ,讓出空間給納牌 ,我也不會買某L牌 , 令人反感

納牌的客戶空間,不用自砍手臂 , 自己把品質做好, 向外面的客戶世界爭取

Murrayntou wrote:
這些長字輩不是常常...(恕刪)


台灣地小少保護汽車產業牛頭不對馬嘴 應該先保護高麗菜可憐的菜農
一個年輕品牌如果連自己國內消費者都不支持,
還妄想在國外發展經營品牌根本是緣木求魚!
國產品牌賣給國內消費者的配備比國外差,價格比國外貴,
當台灣消費者是盤子還是傻子?
找政府幫忙無非又是想設置不當進口貿易障礙,墊高進口貨售價
逼台灣人花大錢買單!
TOYOTA LEXUS 有獨家的省油科技跟耐用品質(以後還有氫能車) 不只納牌感受到強大壓力 連本田 馬自達 福特 福斯 賓士 BMW 富豪
奧迪 等等眾多廠牌都很吃緊了吧
平心而論
面對眾多世界大廠 少人家數十倍(可能數百倍都有)的資源及力量與通路
本來就是極不對等的戰爭
大家似乎只是一昧價格低就好 是這樣嗎?就真的會大有起色嗎?我看也不見得。

那麼如果走較為特殊的定位呢?
比如 隨便舉例 只全心在休旅車 四驅車 不要分散資源 做專門 做精 做出市場區隔 會不會好點?
一開始 我覺得似乎方向對 但後來好像失焦 散亂了

我想除了酸 潑冷水 罵賤賊外 是不是應該多一點建議。若能有個不錯的台灣品牌 且受到歡迎 也是很令人愉快的
台灣如只剩納智捷可選擇...那就騎偉士牌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