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超商的貨車,
絕大都都是違停,
不只是超商,
大多做生意的、
賣吃的用的,
上下貨也都是違停。
用法來講一翻兩瞪眼很簡單,
但請問合格的停車位在哪?
送個貨停老遠再人工來回運送?
最終會不會增高時間成本?
最終會不會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會不會很多商店根本做不下去?
最後消費者是不是又要說,
怎麼缺貨都補那麼慢?
怎麼又漲價了?
怎麼我的郵寄包裹還沒來?
台灣人錢少又要求高,
很多成本都是壓縮在灰色地帶,
才能符合低成本高服務,
你可以堅持這樣做是錯的,
但也不能否定我說的事實。
哪天你要搬家了,
貨車也不能停門口,
要馬司機不願意送,
要馬把貨丟在幾個路口外,
要你自己想辦法,
不然要加錢。
魔人們就繼續吧!
還有土地小車太多是事實,
很多地方真的一位難求,
但如果限制車輛總數,
車商要不要跳腳一下?
限制10年以上加速汰換?
過半數國民都要跳腳了吧。
太多利益糾葛,
島就那麼小一個,
二戰打完至今不過幾年,
暴增四倍人口實在太多,
太多問題難解,
但獲益的戰後嬰兒潮,
仍然在享受、掠奪,
其他的,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