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超車的三寶為何從不檢討自己

超車的時候 加速超越的時間越短越好
超車完畢後再自然回到正常時速
超車開110要超越100再併回去是要超多久
一直要求別人不要超速
怎麼不去找交通部立法,強制加裝系統,超過120就斷油
x000032001 wrote:
超車的時候 加速超越...(恕刪)

沒錯
超車越快越好
最好看到警車 測速桿都忽視
這樣才證明你說的沒錯
某些情況之下譬如緊急避難,超速是不得已的,當然違規責任自負,但超車道就是超車道,路隊長佔用就是違規的。
Hi派 wrote:
路隊長佔用就是違規的

錯了
是不到最高速限的路隊長佔用就是違規的
劉奕兒612 wrote:
錯了是不到最高速限的...(恕刪)


最高速限佔用還是違規的。
Hi派 wrote:
最高速限佔用還是違規...(恕刪)

原來你比立法的交通部大?
不然你貼個罰單來看看 我就承認你說的對
劉奕兒612 wrote:
原來你比立法的交通部...(恕刪)


1.「內側車道為超車道,但小型車於不堵塞行車之狀況下,得以該路段容許之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

2.「內側車道為超車道,得以該路段容許之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

有何不同?
Hi派 wrote:
1.「內側車道為超車...(恕刪)

你23樓PO的就是答案了
你在跳針啥?PO心酸?
創造新價值 wrote:
法規已明顯規定國道內...(恕刪)


首先,我知道台灣的法規規定
一、「大型車」才應行駛外側車道,並用中線車道超車
二、「小型車」於不堵塞行車時,得以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
姑且不論應該如何定義「不堵塞行車」以及如何舉證「是否達到最高速限」
因為我想分享的,並不是台灣這些不切實際的規定,而是佔用中、內線車道會有什麼影響?

開門見山地說:

未超車而佔用中、內線車道,會造成「道路容量減少」以及「超車困難」



我們都知道台灣地狹人稠,尤其長時間「以車為本」的錯誤道路規劃,導致汽機車使用密度十分地高。
因此,我們應盡可能不浪費國道空間,而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落實車速分流。
先看這張圖:
若黃色計程車與藍色貨車保持等速(在台灣十分常見),則貨車後方的綠色空間通通被浪費掉了。
再看看內線的黑車,如果超完車想離開內線,也因為中內線被佔用而出不去,進而可能擋住更後方的車輛(橘色箭頭)進行超車。

圖片出處
從上圖可以知道,只要任意車輛用等速與相鄰車道的車輛併行,很容易就會浪費掉空間。

再看看另一張圖:
這是英國宣導「避免佔用中線車道」的圖示(英國為右駕,所以左邊相當於我們的外側)
當大量不超車的中線車輛佔用車道時,會導致想超車的車輛無法超車,進而拖慢整體車流。
在台灣當駕駛長時間佔用中線行駛時,也別忘了中線車道同時也是「大型車」的超車道,所以不要以為開中線就不會佔用超車道。


也因此,正確的做法是:

不超車時,無論車種均統一行駛外側車道
要超車時,才往中線靠,若是車速快於中線超車中的車輛,才使用內線超車。
且必須在超完車後,在安全距離許可下,盡可能回到外線,空出中內線以利其他車輛超車
當然,若是超車後發現右前方的車速與自己相差較大,
若是切回外側很可能幾秒後又要切回來,此時就得以連續超車,待空間較寬裕時再回到外側
如此,才能夠正確落實車速分流。



實務上,做起來會像這樣:
從影片可以看到,德國的車輛密度並不比台灣相差多少,
但由於車速分流的落實,中內側以及內側車道幾乎沒什麼車輛,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道路容量,同時維持穩定的車速。


類似的觀念,在許多國家都在推行,
在英國若是佔用中線車道導致交通延遲,甚至會被罰100英鎊加計三點。
三年內扣滿十二點,就會被暫時地吊扣駕照。


以上的觀念分享,目的是希望大家不要貪圖自己的方便,而是以大眾利益為優先,能夠更有效率地使用國道空間
歡迎大家理性討論,若是認同,也請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劉奕兒612 wrote:
你23樓PO的就是答...(恕刪)


你看不懂嗎?

原則:超車道僅作為超車用途。
例外:(不堵塞行車之狀況下,包含保持旁邊車道變換車道安全距離)可以最高速線行駛,為維持超車道之功能,確保內側車道暢通,利用內側車道超車後,即駛回原車道,儘量勿占用內側車道行駛。

並不是:
「內側車道為超車道,得以該路段容許之最高速限行駛於內側車道」

把例外當通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