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對於納智捷都有莫名的喜好感...直到我踏入展間後,也還是一樣!
但是,這個喜好感,並不足以支持我下手購買該品牌車輛
說說我當時買車時的考慮吧...
當時,我預計購買兩輛車,鎖定的車輛為:M7與S3
考慮選擇M7是為了正7人的考慮,而選擇S3是因為希望老婆可以開的安心...
不選擇的原因是:
M7部分是因為一百多萬的車,說真的看到第三排那一個頭枕板就快暈了。然後主被動都不如其他的車款...
然後組裝品質,嗯~怎麼比我在大陸工作時看到的車子還差?老實說,當下很失望!!所以,選擇了其他車廠進口的車子,一樣7人座,價格也比較貴...
S3的部分是因為試駕後,覺得車子在動力上不是很穩定,操控上也沒有很好。當然,給老婆開的也不需要太大的動力...只不過說真的這樣的價格,我也買不下手!最後買的是VW,人家說開不壞的Toyota,修不好的VW...但是,我想可能最後買了S3的也有這樣的感觸吧?
鄰居之前也開U6,買車前也問過他的意見....結果,兩夫妻都投反對票!為什麼?除了車子的品質外,重點是維修廠的姿態太高!然後又待料很久!即便有危險性的也一樣!!
或許有支持者說可以暫時不要開呀!!不好意思,因為他們的生活中需要用車也要接小孩,原廠又沒有代步車可提供的情況下,能不開嗎?
他們分享遇到的問題是不知道什麼東西會刮輪胎,因為車子爆胎了去維修,但待料,所以在換了新輪胎後,待料的時間裡因為要用車所以又刮輪胎。然後在換好零件後,還是再換一次新輪胎
我想,一個品牌的成功是需要很多條件的!但是失敗也是相同!!
如同HTC這個品牌一樣!曾經的輝煌,曾經的榮耀!在一連串的錯誤下,現在成為了連大陸2線品牌都不視為對手的品牌...
這是納智捷經營團隊需要思考的!
消費者是現實的!因為,在相同的條件下,做出做好的選擇,或是超乎預期的選擇,是大家都要的!
畢竟,如果以薪資4萬來算....一台110萬的M7要工作多久才能買?一台6~80萬的車也要工作近2年呀!!
我不是納黑,我是一般消費者!我期待有一天我可以買納牌!!!但納牌消失了,我也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