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換車,有半套式ACC (時速30公里以上),在長途高速公路上就會使用。
使用ACC時和自己開車(右腳位置)沒有很大差異。(最大差異:踩在油門,不控制車速!)
前進時右腳是自然踩在油門上(休息),前面車距減少時(前車變慢或是他車插入)右腳移在刹車上方待命(沒碰上、也沒踩下),
真的要刹車時右腳是結實踩在刹車上。
開車時就是需要經常注意周遭車友的動態(ACC是來輔助的,不是用來玩命的),因為是半套式ACC,在出現塞車徵兆時便要更注意車速降低情形,撐在刹車上、決定踩下時機。最早熟悉ACC前在速度還沒降到70就輕「點」刹車,然後發現ACC會完全「OFF」,也就是電腦會把它已經加的刹車力量完全放開,因為右腳只有輕點刹車,車子猶如再加速的感覺,於是很快反應加大刹車力量可以控車(接近前車後方)。現在熟悉了ACC,在出現塞車徵兆時便可以撐到速度約50公里才踩刹車。經常速度不會降到70以下,ACC就又跟隨加速了。
許多人用ACC右腳是放在地板休息,自己認為使用ACC時右腳踩在油門還有好處,
1.前車開始變慢時,如果旁邊車道還有空檔,右腳便可以直接加踩油門(右腳原本就在油門上、不必再從地板找油門)、趨近前車,然後變化車道。
2.緊急時,右腳從油門轉到刹車上,幾乎相同於平常不使用ACC時的反射動作。自己是覺得比右腳從地板休息、提腳踩刹車還要快一些。
至於Auto Hold,在塞車、走走停停時幾乎不用它,會使跟車頻率變慢,反而在稍長時間的停等綠燈時會啟用Auto Hold,一是避免不小心鬆腳造成滑行,二是可以減輕踩刹車的力量偷偷放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