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智捷是不愛地球 還是沒技術造好引擎???

Nightmareseal wrote:
他會說當年股票大張所以請不到人
問題是分紅費用化可是2007開始的,
2007到現在13年了,機械相關畢業為何還是一堆新鮮的肝去擠台積???

更別說看到嚴董過世後留下的快千億資金缺口
這種經營績效難怪無法吸引年輕人才進去


自問自答 是在耍甚麼呢?
機械系很多都跑去搞機台了
我也不認同裕隆的 但整個台灣環境是不利於汽車產業的
這有甚麼疑問呢?
vmstw wrote:
BlueSky5230 wrote:
他會說當年股票大張所以請不到人
問題是分紅費用化可是2007開始的,
2007到現在13年了,機械相關畢業為何還是一堆新鮮的肝去擠台積???

更別說看到嚴董過世後留下的快千億資金缺口
這種經營績效難怪無法吸引年輕人才進去


自問自答 是在耍甚麼呢?
機械系很多都跑去搞機台了
我也不認同裕隆的 但整個台灣環境是不利於汽車產業的
這有甚麼疑問呢?


請你修正你的引言好嗎?我沒講那段話。
還有台灣環境利不利汽車產業不是你認為就對,而是沒有人真正願意投入。
做不成功就說不利,你的說法太狹義了。

台灣人其實很聰明,但是那些爆富的商人愛炒短線的基因就是控制不住。
人類的存在本來就不是愛地球,

有人會因為愛地球早一點了結自己嗎?
BlueSky5230 wrote:
還有台灣環境利不利汽車產業不是你認為就對,而是沒有人真正願意投入。
做不成功就說不利,你的說法太狹義了。

台灣人其實很聰明,但是那些爆富的商人愛炒短線的基因就是控制不住。


當你在指著我說的"台灣環境利不利汽車產業不是你認為就對"時
您自己陷入"沒有人真正願意投入不是你認為就對"的邏輯矛盾裡
我怕你看不懂你自己的邏輯矛盾處
說白話一點 就是"你說的就是對的 別人看法與你不同就是不對"

01本來就是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的言論 這是自由論壇
你可以不認同我的看法 但你所說的"沒有人真正願意投入"又是甚麼呢?
你的說法就不狹義嗎? 一定是對的嗎?
grandaurore wrote:
搞不出自己的引擎, 就大方買別人的


大多數廠家買別廠引擎,不容易買到別人現在正在使用的新貨,也是得屈就舊款
就像M7,S7那個從雷諾買來的舊底盤一樣
除非像賓士入股Aston Martin,Aston Martin買到AMG V8引擎
或是Pagani 購買賓士M158 V12引擎,這種能提升賣方形像的狀況才有可能拿到新款引擎

而且~成本上廠家自家那顆OOXX引擎模具說不定都攤提完了
還可以逐年要供應商cost down,成本極大可能比外購還低
不用看人臉色,不用管交期變動導致生產線停擺,這廠牌會怎樣選擇就很明白了
vmstw wrote:
說白話一點 就是"你說的就是對的 別人看法與你不同就是不對"

01本來就是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的言論 這是自由論壇
你可以不認同我的看法 但你所說的"沒有人真正願意投入"又是甚麼呢?
你的說法就不狹義嗎? 一定是對的嗎?


請問狹義是貶抑嗎? 那是形容詞,形容你沒放大格局。課本上不是都有寫廣義狹義嗎?沒讀過?
我說台灣環境利不利汽車產業必須真正投入才知道,你則是一開始就否定,哪個比較正向呢?

你要這樣認為我是那麼無法討論的人,我認為你大可不必回覆我,因為浪費你的時間。
還有不要亂剪貼引用,你對湊留言回覆我,也沒先向我致歉就又繼續對我指教,非常沒禮貌。
BlueSky5230 wrote:
請問狹義是貶抑嗎? 那是形容詞,形容你沒放大格局。課本上不是都有寫廣義狹義嗎?沒讀過?
我說台灣環境利不利汽車產業必須真正投入才知道,你則是一開始就否定,哪個比較正向呢?

你要這樣認為我是那麼無法討論的人,我認為你大可不必回覆我,因為浪費你的時間。
還有不要亂剪貼引用,你對湊留言回覆我,也沒先向我致歉就又繼續對我指教,非常沒禮貌。


見笑轉生氣囉
這是自由論壇
你的論點與我的看法不見得都是對的 但都可以討論
邏輯出現矛盾 被點出來了 還繼續凹廣義與狹義 有意義嗎?
再講白話一點 "朕即是天下" 你講的才是對的?

一開始就說了 台灣人口少 國土面積小 這就是環境不利汽車產業
每個國家都有保護主義與民族主義 這就是關稅的由來 台灣人口少 購買人口就少
內需市場小 就要靠出口 問題又回到關稅
國土面積小 大眾捷運使用率會提高 使用車輛的需求就會減少
你可以去比較各國的人均擁有汽車的比例 這是很現實的
這種環境本來就不利於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
這很客觀 不用扯廣義與狹義啦

至於引言帶出你的ID 是01的程式錯誤
我一時沒注意 已修改 說聲抱歉
Daniel Wen wrote:
大多數廠家買別廠引擎,不容易買到別人現在正在使用的新貨,也是得屈就舊款

BMW 跟PSA 買的小排量前驅引擎
福特跟PSA買的 1.6/2.0柴油
以上這些都是當時各家主力引擎,但也是會外售

歐洲車企在跨公司合作方面,不像亞洲公司這麼摳門
grandaurore wrote:
BMW 跟PSA 買的小排量前驅引擎
福特跟PSA買的 1.6/2.0柴油

這兩個例子比較特別,就如同你文章修改前提到的王子引擎,部分引擎是合資合作開發
不過依出資比與技術提供比例而區別權利持有比例
並不是單純的誰跟誰買引擎
合作過程中附帶購買其他型號引擎自然比較好商量
就像我提到的Aston Martin以後要買AMG的新引擎與電控成功率就高很多
但PSA確實也是柴油引擎供應大戶,用他的柴油引擎車型超多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