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amon coffee wrote:
騎樓是不是行人通道,你可以去南洋了解一下五腳基的歷史
有興趣的話,你再去看看美國的人的房子,是不是每一間住宅、公寓,在與人行道之間,都有一片草皮、或是花圃作為間隔。為什麼?為的就是不想被路過的行人,直接探頭看透你家裡面
同樣的,這種大樓一樓店面,要店內的客人跟人行道的行人保持距離,或是手搖飲的店家,要給顧客一個能等待,但是又不會妨礙到其他的過路行人,依靠的是什麼?如果不是整棟樓退後,然後前面用欄杆圍一圈,那麼能依靠的,就是騎樓
該死的政府推卸責任,不在公有的公共土地上做出真正實體的人行道給人走,你反而怪罪周邊住戶不做功德,不捐出一塊地任人踩?這本末倒置了吧!
當然,機車停在騎樓,是最糟糕的作法!只是台灣老公寓都沒有停車場,如果有騎樓可以停放樓上樓下住戶的機車,是可以解決車道違停的問題
只是最重要的,是要能阻卻外來車輛跑進入騎樓亂停,把別人家的騎樓當北港香爐任人插,甚至亂停堵在人家公寓樓梯間門口,還認為理所當然,應當如此!
這種愛亂停的,他的心態就是:騎車、馬路就是給人家停的,反正我亂停你家樓梯間門口,你家阿公心臟病發作,消防隊擔架不能進出救人,干我屁事啊!死你家又不是死我家!


依我國法規絕大多數騎樓就是人行道(極少數私設除外),
人行道也被定義為道路的一部份,
現有那些舊市區房子大多數只要有騎樓,
外面就沒有人行道,
那些騎樓就是人行道,
反正就是不能停車,
更不用講你那種只供住戶作法會有爭議,
道路的使用不能有排他性存在。
那些老房子當初在蓋的時候並沒有設置停車位,
後來隨著機車越來越多,
停車問題是後來才衍伸出來的,
就算蓋再多停車場、劃設再多停車位也很難舒緩停車問題,
根本成因就是都會區人口爆量,停車問題基本上是無解。




























































































